第2周068-小脚印《把时间当作朋友》---第六章:交流

本书笑来老师说“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担心读不进而产生误解故优先解读 “交流” 一章。

摘要: 学会倾听

模式拼接能力也不是全然无用的东西,否则我们的大脑就不会进化出这种能力了。但是,他也有相当大的副作用:很多人并不是“不懂装懂”而是“真诚的相信”自己确实懂了——托模式拼接能力的福。

所谓“回顾”其实说复杂了听起来也很简单:说者刚刚都讲些什么? 可是有效倾听有效理解的关键在于那些隐含的信息,准确的讲那些隐含的信息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到的,自己多余的脑力想到的。

只要肯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想很多原本不可能听到的内容就会“自动”浮现,而这样做的人最终几乎都会发现自己“逻辑能力超强”——起码比自己想象的强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首先,它就自动增强听着注意力;其次他有助于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感悟:笑来老师在此节提到了如何倾听以及正确倾听的重要性。 我们人类讲话速度远低于思考的速度,这就使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时会出现多余的脑力,可这部分脑力应该怎么利用呢? 有人会思绪乱飞,看着是倾听的样子但思绪早飞到九霄云外啦,回头却是一问三不知。

书中提出多余的脑力有两件事可以做“回顾”和“预期”,回顾就是跟着讲者的思绪,不断回顾反思讲者刚才都讲了什么,有没有什么内容是讲者隐含在其中略过的,尤其是长篇大论时要实时总结刚才听到的内容,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做一些助记的笔记方便回头反思回顾。 讲者倾诉告一段落时可以以“你刚才讲的是不是……”或者“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总结确定听到的内容是否正确,之后再加以论述自己的想法。  预期就是猜测讲者下一步讲什么,这也是有诸多益处的,一者能提高注意力跟着讲者思绪走,二者如果能预测讲者后面的内容可以更有效的把握和组织之前听到的内容,也能蹦出一些自己的独特想法。

另外笑来老师还提出几点注意项: 1.不要随便打断讲者,既不礼貌也不利于自己整体理解听到的内容。2.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与讲者适当互动更有利于讲者倾诉。3.在自己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停止谈话对两者都有益。

反思:我是做售后服务的,有时客户电话报修,讲了几句就让客户草草上手操作仪器排除故障,有时要到再次发现问题才知道开始的解决方向是错误的。这个就是因为无效倾听所致,没有听完整就妄加品论。 在和家人沟通时有时也是会“急性子”发作,不给对方思考解释的机会,就一股脑的发作,甚至会发生不必要的争论。

行动: 以后在与人交流时专心倾听,倾听过程中也时不时的表示一下认同让对方知道我听到了理解了。遇到没听懂的地方以“刚才的内容我这样理解是否有偏差?”来询问对方以期得到准确的答案。听客户反馈时也多询问一些信息,从全局考虑可能的故障原因以期更快更准确的处理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2周068-小脚印《把时间当作朋友》---第六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