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映,已经是凌晨两点。
在双十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多数人此刻应该刚刚结束期待了半年的剁手狂欢,抢到的心满意足睡去,没抢到的也已经在朋友圈找到共鸣。
这大半夜倒也不觉得很晚。
据说选择双十一定档是因为这是美国的退伍军人日,不懂李安在确定大陆上映之前有没有了解过中国国情,如果有为什么偏偏要选这么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日做首映,难道真的不在意票房?还是自信到不会影响票房?
无论如何,身边这位李安脑残粉是极满意的,至少她不用见到一堆附庸风雅叶公好龙的伪粉,我们也得以独享巨幕影厅的中心座位。
作为一个第一次进电影院膜拜安叔,三年前还在为小时代贡献票房的低级审美观众,看完电影出来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李安的电影,果然是张艺谋和冯小刚拍不出来的。
就是这么直观的感受。
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看的120帧画面这种技术层面就不谈了(反正也不太懂),就李安这种不断追求创新不断尝试技术手法不断突破的精神,更别提作为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在美国耕耘多年掌握的资源,国内根本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比利并没有多么伟大的从军理由,他只是一个为了维护姐姐被迫参军的冲动少年,在真实的战场上他直面炮火和生死,陷入了对人生的迷茫。与敌人近身肉搏之后目睹前辈死去,这种瞬间的强烈冲击让这个少年更加痛苦困惑。
谁知这一切刚好被摄像机拍到,少年和他的战友也因此成为全民英雄。
“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
国民的热情高涨,欢呼着迎接这群凯旋的英雄。资本卷入其中,大明星想要以他们为题材拍电影,乘坐加长林肯参加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从炮火纷飞的战场回到日常生活,成为人群的焦点,面对媒体说着官方致辞,这群少年的心底全是跃跃欲试的兴奋和期待,这是原著和电影里序幕缓缓揭开的第一幕。
然而这是好莱坞,一个新闻热点只能存活一周的好莱坞。
两周的时间,少年们还没有从目眩神迷的华丽幻觉中醒来,就要接受从十万美金跌落到五千美金的身价,沦为真命天女扭腰摆臀的演唱会背景板。
迎接他们的,还有不以为然,拿战争当调侃的观众;粗暴蛮横,只嫌他们挡道的大块头保安;精于算计,一见面就打听战地石油储存的商人。
这不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英雄故事,闪耀着主角光环的男主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最终靠着开挂的智商和超人的运气走上人生巅峰完成伟大使命。
比利和他的兄弟们还没有从战场的冲击中回过神来,已经被演唱会的礼花震到心惊。
这是赤裸的现实。
狂热迷恋比利的女拉拉队员,是怀揣美国梦的观众,对英雄的盲目崇拜让她无法理解比利的困惑和不安。她为自己困于日常繁琐小事羞愧,深深的景仰来自前方捍卫祖国的英雄,却不懂得英雄为什么会成为英雄。
英雄怎么会想着逃离呢?
“你经历了其他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一切,这些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未免太沉重,比利,你的故事已经不再只属于你了,而是全美国人的故事了。”
这种格局,美国人拍不出来,中国人也拍不出来,只有李安可以。
以前看的电影少,不明白为什么都说张艺谋和冯小刚不好。
现在看来,张艺谋精于处理画面,故事构建确实略显单薄,常有画面感强于情节之感,未免喧宾夺主。特别是看了陆犯焉识之后再看归来,厚重的原著被肢解的面目全非,十分痛惜。
冯小刚擅长讲故事,但要论价值观探讨,终究还是有点受限于国情了。
李安骨子里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电影里的细腻感情自然流畅毫无雕琢痕迹,观众能够毫不费力的感同身受。
但他又在美国成长,学习了美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根植于台湾,成长于美国,相比国内这一批导演,这决定了他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世界和人生。
李安说他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异乡人。
我更宁愿形容他为一个局外人。
也因着这点置身事外的抽离,他能够精准的捕捉并展现那些细小的情绪,却不困于反复描绘人性中的细微处,而是于细微处见大格局。
除开格局,就是视角了。
和其他电影的旁观者角度不同,这部电影试图用技术手段和拍摄技巧提供一个主观视角,我们要看的,是比利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4K120帧的技术手法也是为了服务观影效果,让观众身处比利的内心,用比利的双眼看,用比利的双耳听。
抛开议论纷纷的战后创伤综合症不谈,导演试图告诉我们的是,是一个人对世界和自我的探索。
毛姆在《刀锋》里也在探讨相似的问题,拉里在战争中经历了好友猝死,回到功利激进的现实生活却再难置身其中。繁华而欣欣向荣的社会,对金钱地位的追求令人困惑,再也回不到和恋人嬉戏打闹的年少时光。拉里不断的阅读,思考,远离故土去寻找心中的答案,甚至离开了深爱的恋人。
《刀锋》的结局和比利也是惊人的一致,拉里在印度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
而比利在困惑中不断回想起的人生导师蘑菇和片尾的印度教“象神”克利须那,隐隐传递的似乎也是相似的归属。
不论归处,这是每一个成长的少年都会经历的,漫长的中场休息。
经历了兵荒马乱的纷争回归现实,我们都得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