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管你信不信,歧视就在那里(4/59)

大多时候,对于犯罪这个词,一般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而犯罪分子更是遥不可及,一提起犯罪分子,映入脑海的大多就是神圣的法庭,愤慨的家属,威严的法官,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然后在众人唏嘘中,犯罪者低头悔恨,留给世人一个萧条的背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信》这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围绕着犯罪者的弟弟直贵的生活,在哥哥发生恶性事件之后,原本贫乏但安静的生活渐渐消失,无奈之下,直贵选择了搬家,每到一新住所,能获得些许自由,但得知真相的人们,渐渐疏远,无奈之下,只好极力隐瞒自己的家庭情况,小心翼翼的生存着。但哥哥一个月一次的来信,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打乱着他的生活。从歌唱的梦想,美好的恋情,勤恳的工作到频繁的搬家等等,无一不从愉快美好开始,但都以伤痛欲绝结束。

每次以为自己可以逃离歧视的目光,无拘无束地在阳光下奔跑。

每次以为自己可以结束苦难的生活,自由自在地在社会上生活。

但现实的黑暗总是无情的出现,吞噬着他的生活,他的自由,甚至他的思想。

虽然知道自己受到的歧视与哥哥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哥哥是世上唯一的亲人,而且是为了自己才去做了那样的事情,直贵心里一开始充满了愧疚之情,但是渐渐地,变成了厌倦,甚至夹有一丝的嫌弃。

对于生活及社会的打击,直贵默默承受,用自己的拼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但当自己娶妻生子,看到妻子和孩子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时,他发觉这种歧视是不会消失的,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我打算从这封信被投入信箱那一瞬间起,不再作你弟弟了。同时,打算今后不再跟你有任何关系,下决心抹去我们所有的过去。”

与至亲断绝关系,不再来往,大概是走上阳光生活的无奈之举,其中苦痛与伤悲只有直贵才知道。

其次,就大多数旁观者而言,得知真相的他们,多选择划清界限,避而远之。扪心自问,不公正的待遇似乎是无处不在,从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到工作性质等等,或多或少也体现着歧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可能会以笑脸掩盖这一类情绪,但是书中将它描写的特别明显,“谁让他是杀人犯的弟弟呢?”虽是醉酒之言,更是肺腑之言。

最后,就犯罪者刚志而言,动机很单纯也很值得同情,但是法律是客观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剥夺他人的权利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当然刚志也明白这一点,并为此不断的忏悔。但是他不曾想,虽然事情过去了,但受害者的心仍然会留着一块伤疤,并不是一两句道歉就可以抹去的。除此以外,刚志的弟弟也为此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属的苦难也算是对犯罪者惩罚的一部分,因为人并不是孤立存在于世界,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角色生存着,与家人朋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要让关心你的人受苦。愿你我都安好。

文/一只懒猫

(图片来自于网络)

正如名字,我很懒,懒得起床懒得动,貌似和某类动物很像(懵逼脸),这一次秉着有输入有输出的原则(读书少不要骗我)。

小懒猫郑重决定看一本书写一篇小小的书评。

听说定目标要具体啊。手里有59本东野圭吾的书,决定在今年看完,并写出59篇书评(感觉三分钟热度的小懒猫很流弊的样子).

目前只看了5本,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疾风回旋曲,解忧杂货铺,信。其余55本争取在剩下的半年时间看完,当然如果你看了书评而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点点兴趣,(没有兴趣肯定是我写的不好,求指出),那么这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啦,一起看书一起交流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不管你信不信,歧视就在那里(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