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撒欢”事件:故宫,你可长点心吧

01

1月17日14时56分,一位名为“露小宝LL”的用户通过微博发布一组照片,配文字是“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

微博配图为太和门广场、一辆黑色奔驰车、两位着便服未佩戴工作证的女士。再看微博认证,“中国国际航空乘务员”。“奔驰”“国航”“故宫”这几个近年来的热词凑在一起,引发热议和舆论。

当天晚上20时,故宫博物院作出紧急回应:针对今日有网民发布周一开车进入故宫事件,经核查属实。故宫博物院对此深表痛心并向公众诚恳致歉。今后,我院将严格管理,杜绝此类现象。

02

这几年,故宫推动开门运营,社会效果不错,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口红、故宫上元之夜……

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而是化身为妥妥的“网红”一枚。从日历、水果叉到口红、糕点礼盒,甚至输入法,故宫在文创流量的变现上,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爆品不断。

据介绍,到2018年12月,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1.1万件,故宫文创产品的收入在2017年就已达到15亿元。

虽然,故宫的“亲民”路线,让故宫更加的接地气,但是,故宫在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个不允许亵渎的地方。

故宫禁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法国总统奥朗德不行参观、81岁印度总理辛格乘坐从钓鱼台国宾馆借的电瓶车参观。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解释禁车原因,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03

我相信,既然故宫博物院已经道歉和回应,加上舆论要求彻查的呼声,后续肯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但是,为什么这件事会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效应,除了因为“奔驰”“国航”“故宫”这几个词自带的热搜效应,我想更是因为这件事刺痛了国人一直以来的一个痛点:对特权的不满,对社会公平的期待。

“再神圣的地方都有后门”,这是我看到一个非常刺眼的网友评论。是的,不知道从何时起,“走后门”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习以为常,已经成为国人办事的一个“潜规则”,甚至对于拥有这个“能力”深以为豪。

国宾或者外国首脑都不能“走后门”,而一个毫不知名的前“国航”工作人员却能堂而皇之的开着奔驰进去,并在微博上炫耀。

去医院看病、去政府部门办事、给老师送礼……只要是能通过“后门”进去的,绝不走“前门”。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究其原因还是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督的不到位,国人对于这种不公平的事情无可奈何,只能参与其中,否则吃亏的就是自己。

大部分人“走后门”是一种无奈之举,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妥协,但不影响对这种行为的深恶痛绝。

快到年底了,故宫有一次成了“网红”,只是这一次,故宫点燃公众怒火,引发人们痛心。

最后,我想说,故宫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历史叙事,一草一木都氤氲着文明气息,是不容碾压和亵渎的

先有年夜饭后有“撒欢”,故宫,你可“长点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宫撒欢”事件:故宫,你可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