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付费进入红海,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船

   1.  时代的弄潮儿不是你

     目前知识付费争夺白热化,从平台app沉到微信公众号,从大众明星到细分精英,从明星网红到草根个体,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一级级打,有点像oppo跟vivo,渠道再沉就只能到村,基本榨干了。

     互联网+知识配上资本+情怀,造就了今天疯狂的局面。细想每一个时代的出现都会有一些人和几个点,影响着,推进着,改变着事物的发展。这里说两个人,高晓松和罗振宇。

     高晓松的脱口秀晓说和晓松奇谈使他清华才子的身份展露无遗,轻松幽默,谈古论今,自己不时发出孩童般的笑声,算得上一股清流,让子弹飞里葛优把百姓比作穷鬼,老高不挣穷鬼的钱。

     罗振宇则完全相反,可以说鼓吹付费,形成知识垄断联盟,崇尚快餐文化的始作俑者就是他,喜欢讲道德情怀,人生哲理,开创知识界品牌营销,个人崇拜,好坏对错不说,面相看有点大奸似忠。


   2.  当分子还是做分母

     情况已然形成,第一批人已享受到红利,好比股票的第一阶段概念期,风来了猪也一样能飞。那么问题来了,既得利益者要巩固江湖地位,使利益最大化该怎么办?答案是把蛋糕做大,让更多人接盘,参与其中。参照思维导图,做大市场就是扎稳树根,下沉渠道就是让树干枝叶不断发散,最好是大树小树间盘根交错,乱成一团麻,最终形成利益共同体。

     美人鱼里张馨予问邓超,钱呐,钱不赚了?邓超结结巴巴说,钱想赚,但得有点底线吧。大家如今打名牌,阴谋不如阳谋,阳谋暂时没有,这回彻底尴尬了。

     以我个人举例,手机里有得到,喜马拉雅,一块听听,网易公开课,知乎,,千聊,大小咖公众订阅号数十个。每天一早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观点有时各不相同,颇有些诸子百家争鸣齐放的味道,但共同的目的是你手里的人民币,投入即是分母,产出却不一定是分子。


  3.   门槛不必高,见识必须广

    强制早起和速读拆书,这是目前进步论的两大主流做法。还是用树根论的观点,做了就得维护,互捧,不做就得被喷,孤立。

    我尝试过早起半小时,跑步肯定不行,东北太冷,折腾不起,读书倒好,但扣除准备时间就剩15分钟,效率自认为还不如在被窝里看今日头条和微博。

    但速读跟拆书现在不搞不行,如果别人说的你没看过甚至听不懂,没法往下聊,对方说哥德巴赫猜想,你得知道说的是1+1=2的数学问题,虽然没用,但逼格上来了。想到了小学放寒假老师布置读课外读物,利用最后两天背了三本小众书名和主要内容,最后得到一顿表扬,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学通通被老师罚回去重读,因为他没看过,不懂不敢说,露馅咋办。

      就是欺负你不懂,你敢反驳么。


   4.  引领或跟随,勿忘心安

    股市里经常有大资金报团取暖,也有小资金见缝插针,钱多可以引领,钱少可以跟随,都是大智慧的体现。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知识付费领域,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在浮躁中保持冷静,找到养活自己的立命之本,在沉默中不断探索,进入改变自己的机会领域,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

    一切领域都会有蓝海变红海,红海变死海的过程。知识付费就是做买卖,这几年是大年,市场好,消费者认,本质就是商品,所以不可能人人都做斜杠青年,做了有可能亏本赚吆喝。尤其学生把花钱买知识这个事当成偶尔出去吃个饭就好,不要用为了遇见未来更优秀的你,拼搏到感动自己之类的鸡汤来束缚自己,199一节课,改变一生的方法,终身受用的观点,快来加入我们。花88买不了上当,却可以买一份健康,为了你和家人,赶快拨打电话订购吧。从营销手法看,二者没区别。

   人生茫茫如大海,要遵从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船,总之往前走。

当知识付费进入红海,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船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知识付费进入红海,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