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功的项目,其实都不是你的初心

我跟二毛认识的时候,这家伙刚刚大专毕业。

他常穿着松松垮垮的衣服,脖子上挂着根不锈钢粗链子,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不过他有一副好烟酒嗓,虽然跟他的年龄一点都不搭。

说起来,我们是在地下通道卖唱认识的。那时候我创业失败,闲来无事就去地下通道卖唱。那一天,他扔了10块钱,拿过吉他唱了一首《姑娘,今夜我不想睡觉,只想睡你》。

后来,我们就拿着赚的128.3块钱去喝了啤酒,MD,我还倒贴了五十。

就这样,我们就算认识了。

常在喝醉酒的晚上,他抱怨读书没用,连TMD工作都找不到,我抱怨我这么好的项目怎么就失败了呢?

就这样过去了几个月,一天他突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

“Y哥,我要回家创业了......”

我叹了一口气,沉默半响,在手机键盘了敲出了这几个字——

“想好项目了?”

他没回我,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付不起房租了。

半年前,他突然来到长沙,邀我出来喝酒。

我们常去的串店门口,我差点没认出他来,一身帅气西装,将头发梳成了人模狗样。

“狗日的差点没认出来啊”,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进了串店。

那一晚我们喝了很多酒,才知道了他后来的故事。

没钱在长沙交房租的他,把所有钱买了张汽车票,回到了老家,一个湘南的九线城市。

按照剧情发展,他应该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找了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

的确,一开始他也是这么想的。

回到家,虽然没有房租和饭票的困扰,不过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也着实难熬,父母也早已没有他刚回家时那么客气了。

想找工作,不过又没一技之长。大学偏偏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简历投了不少,大多石沉大海。

《俗人回档》里说:我们的教育,一不教怎么赚钱,二不教怎么做人,这个民族早早晚晚要为失败的教育付出代价。

不过,他最终妥协去了一家公司,做了所谓的新媒体编辑,好歹也算是文字工作者。况且,微信公众号这么火,行业看起来应该还算有前途,虽然工资低了点。

直到进去这家公司,他才发现想错了。

这个公司,形形色色的微信公众号有差不多百来个,有教你做个好妈妈的,有教你穿衣搭配的,有教你饮食养身的,教你如何变瘦的,教你祛斑美白的,有教你如何捕获男人心的,有居家小百科……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公司,除了老总,其他人全是新媒体编辑,每个人负责5~6个公众号。

说是新媒体编辑,不过也是找热点文章改编,根本不需要自己创作,可以说不需要任何文字功底。热点文章也都有现成的来源,你只需要选几篇就可以了。老板称之为“洗稿”,就是把别人好的稿子洗成自己的稿子,其实就是“伪原创”。

不过让二毛惊讶的是,这些公众号粉丝多的有几十万,少的也至少有几万。

一开始二毛挺看不起老板的,毕竟看起来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身边的“编辑”同事大部分还是县城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只要会打字,所以很多还是高中毕业。

慢慢的,老板的丰田换成了奔驰,他接的广告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多。二毛开始佩服老板,开始看不起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慢慢欣赏那些他以前不屑一顾的热点文章——它们有自己的读者群,而且他们还那么喜欢!

老板买奔驰那天,老板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

“我不盲目创新,微软、谷歌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马化腾”

那年春节,二毛不顾家人反对辞职了。

他没有创立公司,用自己和亲朋好友的身份证,申请了11个微信公众号,因为他的城市有11个区,每个区做了一个公众号,用同样的方法找稿、洗稿、发布。因为一开始粉丝不够,他找了一些小礼品,去人流量大的超市、商场,只要转发文章就送小礼品。

县城本来人就不多,转发几次基本就覆盖了,再加上他的文章又都是以本地花边新闻为主,没多久,每个公众号就积累了好几万粉丝,11个账号加起来也有大几十万粉丝。

因为粉丝比较精准,都是本地的微信用户,跟商家谈广告也比较好谈,再加上价格比较实惠,不到3个月,每个月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几万,他雇了2个“新媒体编辑”,在县城买了房和车,然后又跑到另一个城市继续洗稿了。


说到这,二毛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迷离,把手一挥:

“去TM的理想、情怀、逼格....还是赚钱实在!!”

说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END--

本文暗藏项目,聪明的你怎么会不知道?

如果你没看出来,不如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营销有套]

听说关注我的人赚了不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很多成功的项目,其实都不是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