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监控域和SIP非监控域结构

一、SIP监控域互联结构





  • 联网系统内部进行视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交互传输控制协议结构。


会话通道遵循的协议


  • SIP( 会话初始协议)

安全注册、实时视音频点播、历史视音频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视音频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的传输。

  • SDP(会话描述协议)

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 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信息应采用SIP消息的消息体携带传输。

  • SCDP(控制描述协议)

联网系统有关前端设备控制、报警信息、设备目录信息等控制命令应采用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描述,见GB28181附录A。联网系统控制命令应采用SIP消息MESSAGE的消息体携带传输。


媒体流通道遵循的协议

1.媒体回放控制协议
  • RTSP(实时流协议)

历史视音频的回放控制命令应采用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实时流协议(MANSRTSP),协议描述见GB28181附录B,实现设备在端到端之间对视音频流的正常播放、快速、暂停、停止、随机拖动播放等远程控制。历史媒体的回放控制命令采用SIP消息INFO的消息体携带传输。


2.媒体传输和媒体编解码协议
  • RTP(实时传输协议)
  • 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媒体流在联网系统IP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传输,媒体流发送源端应支持控制媒体流发送峰值功能。RTP的负载应采用如下两种格式之一:基于PS封装的视音频数据或视音频基本流数据,见附录C。媒体流的传输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P协议,提供实时数据传输中的时间戳信息及各数据流的同步;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CP协议,为按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保证,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二、SIP监控域与非SIP监控域互联结构



SIP监控域与非SIP监控域通过网关进行互联,网关是非SIP监控域接入SIP监控域的接口设备,在多个层次上对联网系统信息数据进行转换。根据转换的信息数据类型,网关逻辑上分为控制协议网关和媒体网关。



1.控制协议网关


控制协议网关在SIP监控域和非SIP监控域的设备之间进行网络传输协议、控制协议、设备地址的转换,具体功能应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几种:
    • 代理非SIP监控域设备在SIP监控域的SIP服务器上进行注册;
    • 将非SIP监控域的网络传输协议与IP协议,传输层TCP和UDP协议进行双向协议转换;
    • 将非SIP监控域的设备控制协议与规定的会话初始协议、会话描述协议、控制描述协议和媒体回放控制协议进行双向协议转换;
    • 将非SIP监控域的设备地址与规定的设备地址进行双向地址转换。

2.媒体网关


媒体网关在SIP监控域和非SIP监控域的设备之间进行媒体传输协议、媒体数据编码格式的转换,具体功能应包括如下的一种或者几种:
    • 将非SIP监控域的媒体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与规定的媒体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进行双向协议转换;
    • 将非SIP监控域的媒体数据与中规定的媒体数据压缩编码进行双向转码。

@ 媒体网关的作用就是做两个不同的协议之间的转换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SIP监控域和SIP非监控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