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问题(三门问题)的解释

概率,悖论,以及理性人原则(python实现)

1. 变量的变化:从全概率到条件概率

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 三个门分别为 A、B、C,假设参赛者在没有任何先验的情况下,选择了门 B,则 A、C 两扇门中一定有一扇门后不是汽车(假定门 A 后不是大奖),主持人(事先知道门后的情况)打开门 A。此时出于理性的考虑,参赛者应当将选择从 A 变为 C,C 后是大奖的概率是 A 的二倍,也即 C:2/3,A:1/3。

解释:在门 A 打开之前,A、B、C后是大奖的概率平分 1,也即各为 1/3。此时我们可将 A、C 看做一个整体,P(A, C) = 2/3, P(B) = 1/3。此时将 A 打开发现其后无大奖,则 P(A, C) = P(A) + P(C) ⇒ P(C) = P(A, C) - P(A) = 2/3。当然,也可以,P( C 后有大奖| A 后无大奖) = 2/3。

关于从全概率到条件概率变换的情况,我们可再看一个示例,详见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我是歌手》节目的抽签排位问题,第一个抽签的歌手抽到 7 的概率是 1/7,第二个抽签的歌手抽到 7 的概率是(如果第一个歌手未打开自己的签)仍然是 1/7,计算方法是 170+6716=17 。这是在第一个歌手不知道自己抽签结果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第一个选手知道了自己的抽签结果,则计算从全概率变成了条件概率

  • 第一个选手未抽中 7,第二个选手抽中 7 的概率是 16
  • 第一个选手抽中 7,第二个选手抽中 7 的概率是 0

你可能感兴趣的:(概率-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