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大师们的写作课》,到底能教给我们什么(一)侧重于读书笔记,这一篇写写读后感。
读第一遍之前,看到书腰和封底有各大名家的书评推荐,讲这本书这样那样好。我想作者一定有她的可取之处,否则不可能热销——热销就是认可呀。于是,在春节各种迎来送往、人来客去、购物做饭洗衣等家务之余,在家人都在享受休闲娱乐时光的时候,我在静静地读这一本书。
大约一周时间,读完了第一遍,主要观点和重点内容也做了勾画。但合上书,脑子里好像什么也没留下。倒是有一种很大的挫败感。我分析了一下,这种挫败感应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品信息量,另一个是自身储备。
先说作品信息量问题。
初读,如入深山。因陌生,常有迷路之感——作者太厉害了,这得读多少书啊——有的书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上天入地,古今中外,所有她读过的东西皆奔来笔底,信手拈来,自如驱策。顺带着给读者提供了一份”阅读地图”。循着文末提供的阅读线索,自可以去阅读感兴趣的名家作品。
作者具有非同一般的文学鉴赏力。不仅见解独到,颇有真知灼见,常出新警之语,而且意象鲜明卓荦,语言泼辣生动,让人感到作者真是“有料”又“有力”。如作者在阐述自我意愿与过往文本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论述:
一个小说家的进步,意味着他持续地增强力量,扫除过往文本的阴影,扫除陈词滥调,不断地接近生活。在艺术的初始阶段,如果对已有艺术的模仿无可避免,不妨释然一些,做些积极的推测。也许自我意愿之于过往文本正如幼主之于权臣,主弱难以临国,必须得到权臣的辅佐,过往文本在自我意愿还无从表达时至少帮我们支撑起了作品。尽管难免龃龉,但幼主总会长成、亲政、势力对比终将变化。
又如,在对比分析莫言与安妮宝贝时,作者有一段话,令人忍俊不禁:
忍不住再吐槽,“网络作家”这个词也可以弃用了,如今网络才是主场,才是活力所在,倒是可以把一部分人单拎出来称“作协作家”了。
再说说自身储备问题。
以前单位请外地专家来讲学,很多人因“听不懂”“没啥用”而早早离席,白白失去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也难怪,专家所讲的东西离他的最近发展区太远,他实在够不着,本来也没打算够。其实专家毕竟术业有专攻,在某一方面已经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对自己来说,正有学习和吸收的必要。但因内在与外在对接不上,也就失去了兴趣。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内在储备决定了你能从书中对接多少,收获多少。正所谓“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你的内在储备越丰厚,你对书中内容理解就越深刻全面,如果内在储备少,就会发生理解困难或一知半解。
明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有言:“少年时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里的阅历,不仅指人生过程中的各种经历、际遇、收获、感悟,也指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就是你所经历的过往文本有多少,尤其是一些优质文本即人文经典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奠定一个人的精神根基,构成其精神底色。
已经很久没有系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新生代的作品更是很少认真阅读,这导致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因此面对这样一副“阅读地图”便似走迷宫一般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储备越丰厚,你对文本的理解就越容易、越到位。就好比“你只有非常努力,才会看起来毫不费力”。
4
既然这是一本操作性比较强的书,类似于工具书总会有它的操作规程。所以我想找出作者到底教给我们怎么做呢。为了使自己有收获,第二遍阅读我改变了读书方法。
一是先抽离出主要观点,浓缩全书精华,作出较详细的读书笔记。
从总体结构来看,作者是围绕核心观点,自上而下进行演绎,采取的是分析策略,框架大体是“总—分”结构。我在第二遍读的时候采取的是相反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总结策略。
由于作者才思敏捷,天马行空,行文纵横捭阖,不拘一格。往往令人不知所之。这就需要阅读者剥茧抽丝,披沙沥金,于繁复的事例中抽取其主要观点。
我对每一节内容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其主要观点,并归纳起来,在节首做出眉批,最后再连缀成篇,这样16万字的内容就浓缩为千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全书内容,一目了然。
二是反复体会作者所要传递的核心思想,将基本理念内化于心,并对文本有所反思。
是的。书的内容我了解了掌握了,是不是我就会写作了呢?——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作者只是给我们指出了提升写作水平的路径:读书。如同所有的箭头都指向靶心,本书所有的章节都在阐释一个核心观点,即本书封面副标题: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是从你读过的过往文本中生长出来的。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话是没有用的,但我把它作为一种信念牢记在心。这不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只不过作者换了一种新鲜的表达方式,来重新阐释这一写作规律罢了。其实写作哪有什么捷径呢?欲速反而不达,越找捷径反而越慢,误入歧途。作者是读了多少年的书,才成功输出了这一本?以为这本书可以给我们什么写作上的捷径,岂不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我们知道,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大家,灿若群星,繁花似锦。他们那一代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有那么突出的成就,是因为具备了两个条件:一个是他们少年时期接受了正统的私塾教育,具备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再一个就是他们青年时期对于西学的深研与借鉴。正是学贯中西,才成就了一座座文化高峰。而建国后这两个条件都不再具备,所以再无巨人出现。
当然了,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好文章需要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多从实际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实、鲜活。不仅对文本要有反思,对生活也要有反思提炼,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三是重在把方法落实到实践,身体力行,通过行动促进改变的发生。
方法再好,不落实到行动上,还是不会有改变。作者是以切身经历,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提高写作水平的范例。但那是她走过的路,她的走代替不了我们的走,抵达目的地还得靠我们自己迈开双脚,一步一步走下去。真想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应当沿着路标,与经典作品日夕相对,相悉相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看看有没有改变。
我觉得写作上的很多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积累的底子问题。只有积淀丰富,底蕴深厚,才能为文漂亮有力。所以还是去读经典,慢积累,慢成长。而且好的书不应当只读一遍。应当再读一遍,并把书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
穿越经典,晤对先贤,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重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新的一年开始了。我没有什么宏大的计划,也很少给自己定目标,今年只有一个不宏大的小目标:读20本书。每两周一本,一个月写一到两篇读书笔记。希望到年底的时候能够完成(顺便问一句:有愿意同行的吗?)。
既然好文笔是读出来的,那就“去读吧。去读中外经典。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当然,读的过程中,不要忘了反思,总结,积累,沉淀。
书在你的手上,世界就在你的手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目录】最后的农业社会的生活,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童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