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3:站在过去的原地,容颜不变的人呐,目送我们离开。(关于《请回答1996》的杂思)

原文链接:《请回答1996:今天霸占头条的影后、斗士和大佬,当年不过是喽啰》

周一交选题的时候,我并未读过文章,只是草草从头拉到尾,估计是篇长文,又是我感兴趣的文艺领域,标题《请回答1996》也很对我胃口。

6点,做完运动饥肠辘辘的坐下,仔细读了一遍。

然后,“饱”了。

明确说,肚子还在咕咕叫,但我的饥饿感被满足了。

这是一篇“神奇”的文章,我的阅读量极少,这篇几乎每一段都步步为营的故事“串烧”,令我惊奇。

以及,想哭。

一个时代落幕,一个新的时代开启,留在过去的人,目送我们离开。

——题记

一、关于选题

为什么是这个选题?为什么这个选题会火?

读过文章感动完后,留在我心里的疑问,不是关于文章本身,而是文章带来的现象。

12月份注定了怀旧、盘点、总结、展望类的文章会大批“上市”,所以,有这样一篇追忆过去的爆文并不稀奇。可为什么是1996?为什么这么多人为这一年感动?我寻思了半天,最后还是在原文的公众号上找到了答案。

没什么秘密,这只是作者的风格(少年,就你心事多,想那么复杂orz)。

拆文3:站在过去的原地,容颜不变的人呐,目送我们离开。(关于《请回答1996》的杂思)_第1张图片

时间有限,我速览了一下公众号,发现几个令人吃惊的地方(也可能是我阅读量太少,少见多怪)。

公众号介绍虽然是“脑洞八卦场,往事收割机”,听起来像是什么明星、网红的爆料之类的,但并非常见的娱记报道,而是在描写一个“严肃的”娱乐圈。他写的不是“娱乐”,而是“文艺”。虽然,在当时,也只不过是明星八卦,但我不知道,几十年后的人们回忆我们这个时代的娱乐圈时,是否会像我读完这篇文章这样,充满敬意。

说回这个公众号,从9月份起开始更新,总共十几篇文章,篇幅都不短。公众号开篇第一文就拿到了10万+,此后,每篇文章都在四五万的阅读量起伏……打住!我又开始职业病的分析内容运营了(突然惊醒)。

请回答80后

回,回到文章。

选题的“谜团”已经被解开,无非是公众号属性如此。但,能吸引到这么多共鸣,除了到年底了,人们开始怀旧的心理外,还有一个原因——这篇文章,是写给80后看的。这是一场80后文青的静默的狂欢。

关注自媒体圈的人会发现,这几年,我们把大量的目光聚焦在了90(严格说是95),00后上,因为他们是新生的消费力量,他们是自媒体人的“上帝”。而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忽视了80后?是90后的崛起吗?还是基本都已成父母,被柴米油盐包围的80后,已经不是新潮媒体主要关心的内容消费者了?

社会舆论花了若干年的时间,解读、批判80后,当“苦难”的80后升级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时,他们对90、00后的我们,要宽容了许多。

这篇文章的出现,让80后们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这招“回忆杀”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美好过去的留恋。而过去,总是美好的。对已经经历、发生的事情,我们总是能为它盖上一层若隐若现的薄纱,制造出朦胧的美感。

那么,80后们,对于现在的娱乐,现在的文艺,你们作何感想呢?

二、关于结构

文章是标注了章节的,不过,由于线索之间都有关联的行文逻辑,即便不分章节,看完这么长的文章,也很难走神。

极简大纲

章一:一个充满紧迫感、浮躁的1996年——毁誉参半的崔永元的《实话实说》首播告捷,出师不利的冯小刚转战商业电影《甲方乙方》,摇滚不行,王菲出道。

章二:关于音乐——偶像交接,王菲大火。臧天朔、汪峰、朴树、高晓松、张国立、屠洪刚纷纷“登场”。

章三:关于文学——许巍的一首《两天》,歌词被录入《中国当代诗歌文选》。韩少功、余华、史铁生、王安忆、王小波,文学界的一些轶事。

章四:关于内地电影——内地电影圈的纠葛,现今如日中天的大明星,此时不过是北电、中戏的稚嫩面孔。

章五:关于香港电影——相比于内地,香港电影在这一年,出了很多经典,《甜蜜蜜》、《春光乍泄》、《古惑仔》。

章六:悄无声息的时代巨变——校园文学的萌芽,数字科技的探头,如今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当时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章七:结尾——“真正想做事,无论大小,我们并不用在乎它是哪一年。它可以是1996,也可以是2018,当然也可以是2019。每一年,都可能是命运转折的1996年。”

经典结构

全文只有一个结构——

“相比于毁誉各半的小崔,1996年,冯小刚很不如意……”

“呐喊一天天远去了,倒是那场演唱会台下一位短头发、戴眼镜的女观众,在这一年迎来了第一个人生巅峰。这个女观众,就是王菲……”

“而这首歌爆红,得感谢一个叫张国立的人。早在1990年,张国立就跟屠洪刚合作……”

没错,这个结构就是,作者把1996年各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以及现下行业大佬在当时的青葱萌芽,都按照一定逻辑,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立体网。阅读时,不断出现的“今人”,就像是吃过年饺子时咬中的硬币,令人惊喜。

三、一些金句

1、摇滚先驱张楚对崔永元说:“我就是要饭,也会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这话听来颇为硬气,但硬气挽回不了大局。

2、人生就是这么奇奥,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遇见谁。有些人让你欢喜,有些人让你伤悲,还有一些人,让你从欢喜变得伤悲。(描述陈羽凡和白百何的相遇和结局)

3、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镜中》张枣

4、那时《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陈年还没创立凡客,他去采访余华,被余华拽进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打开唱片机,让他听巴赫。(这其实不是金句,只是这画面很有意思,而且古典音乐里,我最喜欢巴赫=-=)

5、“我们生活在漫漫寒夜,人生好似长途旅行,仰望天空寻找方向,天际却无引路的明星。”——《茫茫黑夜漫游》塞利纳

6、只能说,无论哪一年,人性的黑洞都是幽暗到深不可测的。

7、只有在浩荡的时间流逝后,今天的我们才能意识到当初那些事意味着什么……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最后都成了大事。

8、所以归根结底,真正想做事,无论大小,我们并不用在乎它是哪一年。它可以是1996,也可以是2018,当然也可以是2019。每一年,都可能是命运转折的1996年。

最后,放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1996年,空气中多了一些紧迫的成分,人们的欲望发出拔节的声响。在大多数人安于现实的轨道上时,有人已经等不及要发声。

这一年3月16日,老百姓打开电视机,发现央视推出了一档新节目,一个目光狡黠、笑起来嘴一咧的主持人带着一帮高知讨论着与消费者权益有关的问题。

要知道,1996年才火的崔永元,其实早在1993年,就有机会主持《东方之子》。由于对颜值不自信,崔把自认为更丑的白岩松推了上去。万万没想到,节目一播,白岩松火了。此后,每每遇见白岩松,崔永元都旁敲侧击,恨不能以伯乐自居。

但是白岩松对他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发光吧,我的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文3:站在过去的原地,容颜不变的人呐,目送我们离开。(关于《请回答1996》的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