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三角拉锯:洋人、官绅、百姓

魏斐德青年时代的成名作《大门口的陌生人》,以其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清代鸦片战争前后华南地区的社会变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全书不足二百五十页,但就研究的概括性和紧凑性来说,在同类书籍之中,说得上十分出色了。从一八三九到一八六一年,横跨22年,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魏斐德所研究的华南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省份,其中广东是全书研究的重点。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的老大帝国。传统习惯在国民文化心理中根深蒂固,具有自身运作的逻辑和强大的惯性。在1840年之前,西方国家就曾尝试与中国建立联系。受英王乔治三世派遣的马戛尔尼特使,借乾隆八十大寿庆典之机,觐见乾隆,试图建立平等外交联系,最终无果而终。荷兰人步其后,同样未果。不过马戛尔尼在中国的一年多,从北京经过中国内陆,到达广州,万里迢迢,这一旅行让西方人知道了这个老大帝国的外强中干。传统的习惯阻挠了帝国与外部的联系,在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战争最后不可避免。西方的影响终究破门而入。


《大门口的陌生人》所研究的就是这破门而入之时,华南地区社会遭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内部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动。在清帝国垂暮沉沉,日薄西山之时,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22年前的中国,唯一向外局部开放的口岸是广州,由官府控制的广东“十三行”主宰对外贸易。这一特殊处使广东的社会同其它省份,虽然在本质上雷同,却又有着自己的省情特色。在帝国经济之中,鸦片贸易逐渐发挥了影响。鸦片大量通过华南进入到内地,在人稠地窄、资源紧张的华南地区形成了依附于这种对外贸易的阶层。长期对外贸易,使广东得以同国外保持一定联系,在经济社会之中,对外贸易占据了一定地位,并由此与外部市场和贸易国家形成了程度较深的经济依赖。当鸦片战争发生之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拉开帷幕,华南的社会平衡被外部力量所破坏。在传统社会之中,已经相对定型的各种阶层、各种力量在这特殊的背景之下,参与了各自不同的角力和追逐。官僚、乡绅、农民、宗族、秘密社团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关系以及这些态度、活动和关系的变化,在社会学的意义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开始阶段的某些趋势。鸦片战争前就存在的团练组织、宗族组织、秘密社会传统以暗流的方式潜伏在社会之中,当形势发生变化,这些潜伏的传统被激活,就会浮出水面,显示各自的阶级立场。


鸦片战争后的初期,外部势力的闯入,危及了帝国客观存在的传统文化心理,在华南社会造成了震动。排外的情绪密布在农村的乡绅和农民阶层之中,农村和洋人摩擦不断,风波四起。官府处置不当,造成排外情绪更加高涨。官方以往一直谨慎控制的乡村团练活动,随着局势的变化,又被短暂默许。作为在传统框架和环境之内寻求自我保护的方案,团练活动在这之后的二十年中,曲曲折折。同时,广东的地域特殊性之中,还有不可忽视、与生俱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在农村社会的动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资源稀缺的广东地区,宗族组织的存在与这地域环境密不可分。《大门口的陌生人》之中为我们举了很多关于宗族斗争的事例,宗族斗争被作者称为广东的地方病。


鸦片战争后的早期民族主义在激烈的排斥外部势力之中,起了萌芽。农村的态度一度影响到了官方的决策,搁浅了英国人的进入广州城的计划。在官方和农村、洋人的角力之中,农村一度取得了胜利。在《大门口的陌生人》的第一章里叙述的三元里爱国主义,一个由农村乡绅阶层领导的农民抗英运动,本来只是毙伤英兵数人,被众口相传,神话为巨大胜利。这种情绪伴随着盲目和躁动,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列强的强大武力和社会的动荡之中,如泡沫般被彻底的破灭,随风而逝。


战争打开了国门,一败涂地的政府开放了新的通商口岸。鸦片、外贸通过新开放的口岸,渗入内地,经由广东通往内地的物资、鸦片数量剧减,依赖于鸦片外贸的苦力、小商贩、无产者等贫困阶层失去了就业机会,加剧贫困,经济和社会局势恶化。鸦片战争后,英国经济萧条也程度不同的波及到了华南地区,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银矿倒闭,商业停顿,社会闲杂人员流动,华南社会弥漫着巨大的危机,进入动乱的前夜。秘密结社,边缘人群叛乱此起彼伏,烽烟四起,叛军甚至一度围攻了广州城。为了平息动荡,官方不得不求助于农村乡绅阶层和农民,团练组织再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渴望社会秩序的恢复,消除战乱和动荡,又成为此时华南地区各阶层的共识。广州被英法占领的两年,这种渴求同样继续并存在。从前极端排外的农村百姓转变了态度,把稳定社会秩序的希望寄托在联军身上,对士绅阶层而言,这意味着联军开始和他们争夺人心。《大门口的陌生人》结尾中,记述了这种讽刺性的转变。“1861年10月21日,......联军在最后一次胜利的夸耀中撤出了广州。残破、卑微、经历了不能消除的变化的广州城,最后被留给了她自己。没有欣慰,没有愤怒,没有抗议,甚至也没有希望,广州城看着英法联军离去。”呜呼!对国家的普通百姓而言,绝大多数人所能反应者惟触及自身安身立命,在经验所及,所关心者者眼前直接的生活也,即俗语所谓一亩三分田,那种遥远天边的大事情,不在他们所直接关心范围之内。


《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一本反映华南社会变动的近代史书籍。作者用新的视角,解读华南地区的历史发展。书中章节分明,条理紧凑,虽然简短,但是蕴藏的观点和史料新颖,读之颇受启发。由于成书于1966年,某些章节部分,也有阶级分析法的影子。魏斐德截取的这22年的剖面,其中有不少史实和逻辑为今后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注脚。例如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绅士阶层为了平定叛乱希望同洋人合作,同以后的辛酉政变,清政府和列强联合镇压太平军;例如林则徐和一些清廷官员在鸦片战争军事上无能的破灭感后,转而求助于“百姓之义”“民的力量”,同慈禧在政治军事上无力后,寻求义和团的支持。在这历史的对比之中,就会感觉这历史是在不断重复,保持着一贯的逻辑。然而,这又是怎样的悲哀?


读罢《大门口的陌生人》,沉默无语。


公众号:Freshcouple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际视野下的三角拉锯:洋人、官绅、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