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沟通(下)

4 漏斗式沟通

公司中不同人根据能力不同,干着不同职责的工作,拿着高低不等的工资。

管理就是合理分配人与物的资源,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不良的沟通模式会极大消耗高级资源的时间;

比如互联网公司中,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一般是重要岗位,负责产品设计及敏捷开发的项目管理,工资也相对较高;在理想状态中,问题应该通过下述的图片所示的步骤,逐步反馈问题,才是资源最优化利用的方案;

如何科学地沟通(下)_第1张图片

4.1 客服困境

然而由于职权责不清晰,业务发展速度迅猛,管理跟不上,导致很多时候会发生角色的错位以及越级沟通导致问题,比如:

1 普通用户急于解决问题,直接电话联系开发人员,开发人员在产品经理不知情的情况下解决了问题,实际上,此问题通过 QA 或者关键用户的指点就可以搞定;这样的情况下,既没有留下处理问题的痕迹,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毕竟开发人员的用工成本最高,而客服及关键用户则相对便宜。

2 在上述状况下 由于开发人员或产品经理充当客服的角色,进而导致开发思路被打断,效率降低,产品经理无法集中精力 整理需求思考问题,最终降低产品以及代码的质量。


4.2 膨胀的业务

中国公司有一个特点,做项目如同下饺子,军令状,大家埋头苦干,同时做10个项目,大家拼命加班赶工,结果发现10个产品其中9个都不符合市场预期,且另一个并不比市场同类竞品更有优势;每个业务部门都说自己的需求紧急且重要,人手不足,需要扩充人手。

显然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老大难问题,忽略了一点,决策比执行更重要,如果南辕北撤,车速越快,离正确目的地越远。好的公司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漏斗机制,将不好的与市场脱轨的点子,扼杀于不消耗资源的早期。保证在最小投入的基础上,交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预期,并根据种子用户的反馈快速做出调整,以便进入大众市场。

推荐大家一本书 罗伯特.库珀写得《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以市场为驱动》

产品是漏斗,筛选有价值的项目;项目是通道,快速完成交付;下图为一个敏捷开发示例图,供大家参考。


如何科学地沟通(下)_第2张图片

4.3 科学的处理模式

前些年想必大家都玩过 植物大战僵尸,一般情况下都会把向日葵放在后面生成太阳能,土豆顶在最前面 吸收僵尸的伤害,豌豆射手躲在后面负责输出。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模型,物尽其用。


如何科学地沟通(下)_第3张图片

那么科学的沟通模式如何落地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会的时候宣导,或者 写进员工手册,供员工阅读学习;然而这样的方式依赖于员工的自主意识,理想的情况下,是员工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可以通过系统实现最高效的沟通;



5 沟通对象

RACI模型通常利用RACI表来帮助讨论、交流各个角色及相关责任。

谁负责 - 高层(R = Responsible),即负责执行任务的角色,他/她具体负责操控项目、解决问题。

谁批准 - 上级(A = Accountable),即对任务负全责的角色,只有经他/她同意或签署之后,项目才能得以进行。

咨询谁 - 平级(C = Consulted),拥有完成项目所需的信息或能力的人员。

通知谁 - 普通用户 (I =Informed),即拥有特权、应及时被通知结果的人员,却不必向他/她咨询、征求意见。

实际情况中,一般仅会在项目初期的文档中 写好相应的角色,当项目干系人数到达一定规模,后期执行中,如果没有系统的支持,很难完全按照RACI模型进行沟通。

通常公司会借用一些 OA,或 项目管理工具,内置触发规则,通知相应干系人完成操作。


如何科学地沟通(下)_第4张图片


6 信息传递的秘籍

6.1 小游戏-猫怕老鼠

推荐一个小游戏,名为猫怕老鼠,适合30-50人课堂上玩耍。

第一步 请大家说五遍 老鼠

第二步 请大家说五遍 鼠老

第三步 向大家提问猫怕什么

实际情况中,多数人都会回答老鼠,只有少部分现场的人会反应过来,猫怕老鼠是不对的。

这个游戏体现了一个道理,人在沟通的时候接受信息的时候是存在偏好的。

6.2 人对信息传递的偏好

以日常上网来说,打开浏览器,或者手机APP,会看到大量的信息涌入眼睛,人一般会选择 标题感兴趣的点进去进一步浏览;其实各类的系统后台优化人员,每天都在收集各种人的行为模式数据,根据大家的操作习惯,了解大家的对于按钮位置,图文排版,颜色,题材,用词,音视频的各类喜好。现代的信息技术会利用数据不断优化展示的界面,让用户不知不觉间爱上获取信息,微信的朋友圈就是最极致的一个体现,看似和微博,QQ空间类似,但是由于删掉了很多不需要的杂音,秉承极简主义,现在成为了中国人每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APP功能;

简单来说 人获取信息的时候成本按照下面顺序逐渐提升,效率也成正比提升;

文章<句子<单词<图片<视频<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当面沟通���;

大家看PPT演示的时候都很讨厌看到大段文字,演讲者照本宣科在那里滔滔不绝地朗读。建议的模式是把关键要点提炼成为大字标题配以少量图片以及现场解说,这样才能更快地让听众接受。

不要忽略当面沟通的重要性,现代的通讯工具比如IM和视频聊天,在完美的VR技术出现之前,信息传递的完整性方面暂时无法取代当面沟通,有一部美剧叫做 lie to me ,专门讲微表情捕捉的,通过细枝末节的观察获知别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如果有重要的事情,还是务必采用最原始而又最有效的当面沟通;

信息沟通原则: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把一本很厚的书读薄并且能很快传递给别人。  

岔开话题吹个小牛:这句极简主义的口号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梗,可以去知乎查询关键字“蕾丝是毛”;



7 教训分享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一名在电视剧里活不过3集的耿直技术BOY,现实的公司中估计也很难活过3年,因为这个世界很复杂,远不如二进制计算机 0,1来的纯洁。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笔者亲历的血泪史,期望给大家一个参考。每个人处境,内心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不求完美需求,但求不留遗憾。

7.1 案例

所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方法,有案例,这样就能快速上手。

耿直BOY技术能力强,平日里经常和同事分享IT技术及工作经验,老板发觉此人骨骼惊奇,委以重任,经过半年没日没夜的加班,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此时老板发现,此人不仅为本部门服务,还为别的部门提供额外服务,并且貌似出现了跨越级别的汇报,说了不该说的话,在阶级斗争中陷入了敌我不分的泥潭。果断请喝茶,多次劝阻未果。终选择挥泪斩马骥,绩效给差评。

7.2 识破忽悠

不要看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人做了什么。

多数领导在公开场合都会说 喜欢 积极进取,勇于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员工。

正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必须观察老板具体提拔哪些人,认同哪些人的行为模式。 老板很多时候想要达到的效果与嘴上说的恰恰相反,先引蛇出洞,然后一网打尽。

在企业成立的初期需要敢打敢拼的激进派,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更需要平庸但是忠诚的普通人。

如能及早看清形势,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公司所处的阶段,发现自己是老板所厌恶的人,要么强行改变自己的作风,要么就换个工作。千万不要撞得头破血流,才幡然醒悟。

7.3 决策建议

总有一些麻烦的时候,需要判断哪些可以说,哪些不能说;对于有些左右逢源的人,换个说法也许就能蒙混过关,而没什么心眼的人,竹筒倒豆子,事后就会被老板列为黑名单,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事实,在中国的大环境下,站队,情商,比智商和业务输出结果更加重要,而且重要得多。

如果你是一个想在魔都打拼立足,赚钱买房搞定户口,那么建议还是顺势而为,同流合污变成熟比较好。

如果你是一个衣食无忧,没有房贷压力的人,那么倒是可以选择情怀路线。 毕竟一个好的行为让世界变得美好一点点。

老罗做手机之前办过很多次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他说年纪大了给子孙们说,年轻时候做过哪些牛X的事情。如果选择前面的成熟模式,那么估计没啥跟孩子可吹的。

如果选择后者的情怀模式,纵然短时间内头破血流,然后时隔多年后完美逆袭,情怀和物质双丰收,岂不美哉。 当然更大可能会因为不会跪舔钻营而平淡一生,与权势无缘,那又何妨?做人嘛,开心就好; 沟通嘛,不要只看利益,明哲保身。记得《让子弹飞》 里 姜文 扮演的匪首说过几句经典的话:公平,公平,还是公平。站着把钱赚了。

据说现在 硅谷已经被印度人占领了,各种担任科技公司CEO,华人智商虽高,但是有两大硬伤,第一 不团结,内斗严重,第二 不敢说真话,沟通的时候拐弯抹角,没有勇气承担责任指出问题。 也许作为情怀属性的人,去万恶的西方世界发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就酱,期望各位都能借着良好的沟通技术,成为职场,项目达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科学地沟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