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用学会学习破解迷茫——《逆袭大学》连载

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4.1 用学会学习破解迷茫

什么是会学习

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会这样


4.1 用学会学习破解迷茫

大学的新生,大多是带着一种豪情和自信开始大学之旅的。然而,一阵忙乱之后,他们发现,学习似乎不是他们曾经认为的那样。一切的迷茫,来源于对现状的不解,对环境、对未来,还有对自己的不解。在诸多的不解之中,学习这件事情,似乎已经习惯的学习有所不同。上了十几年学,却突然间发现不会学习了。这是一个让人说不出口的事情。

什么是会学习

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会学习意味着会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主客观条件,去计划、调控和评价学习。人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在学习方法上也就不会有普适的方法供所有人参考。有些人热衷于生搬硬套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听来的经验,而不是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最终的结果会使自己沮丧,用一句“这种经验不管用”作为了结。更可惜的是,几次这样的经历下来,连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激情也没有了。我记得上大学时,老师曾提醒过大家利用寒假时间练练指法,同学中有人说他家有小霸王学习机,而我只能回家后手画一个键盘练,练习的效果自然不会好,但却聊胜于无了。在任何时候,用好已有的和自己能够创造的条件,远比哀叹别人具备的条件强得多。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别人站着的山头高,而没有意识到在别人眼里,自己的这个山头也是有些货色的。有了立足实际的前提,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是你自己的了。可是,回头看我们大多数人所经历过的大学之前的学习,学的内容由考试大纲定死,学的形式由老师限定,学习结果不需自己把握,一模二模第三考,统统是分数说了算。学习成了一个机械的过程,人就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哪用你去计划学习?全替你计划好了。调控学习?哪有调控的空间?当评价学习的标准只是持续而来的考试的时候,唯分数说了算已经成为事实。我和众多的大学生有过交谈,大家只能提出一个“好好学”的笼统方向,而标准无外乎就是“考好”,更有甚者,求“不挂”。我们呼吁教育的综合改革要见到效果,更为现实的是,进入大学的同学,离开了千人一面的目标,在大学这个能够放得开的地方,我们需要突破这个本来不应该有的,束缚我们的茧子,找到在学习中的自我。不这样,大学的学习效果,不会乐观;不这样,终身的学习,只能是雾里看花。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量呈爆炸性地增长,会学习意味着会利用最少的时间、尽量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我在大学时的学习,是靠“下工夫”保证效果的,每天的时间,几乎都耗在了教室里。而我的下铺,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课外找他,不是在篮球场就是在排球场。我上晚自习回到宿舍后,常见的场景是,他歪着身子躺在被窝里,手里把着一本数学分析或别的书看。我们俩的学习方式各异,我可以接受。但他显然用的时间更少,活得更滋润,不得不说的是,他无论是学习成绩、动手能力,还是很重要的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比我强很多,让我不得不折服。传说中,谷歌公司的工程师的薪金是非常高的,事实的确如此。但背后的另一个事实是,谷歌的工程师能够以一当十。这不是说这些人一天有240个小时,而在于其工作效率非常高。当我们闻听IT行业加班严重而心生恐惧时,抛开别的因素不说,是否考虑过工作效率的影响?回到大学,时间就这么多,要想让学习成果的积累达到最大,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就需要做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程度的产出,这种会学,也将成为将来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保障。

学习到点滴的知识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应该将知识形成体系,让大脑中的知识自己会孵化出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包括别人已经发展出来的,需要时“一看就明白”;也包括别人没有想到过的,是你的创新性贡献。所以,会学习意味着会自己把握学习的重点,不只满足于获取某种知识,而是重点掌握思维过程和方法。但是在应试思维的驱使下,按考试的重点去学,平时不学,考前猜题、押题、搞突击,有些老师迎合学生的要求,考前划重点,甚至漏题透题,这不能不说是极端丑陋的一种现象。这样的方式,鼓励的就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依靠只学“考试的重点”,怎能学出可以用于实践的知识?学习的重点,如果本身可以作为考试重点去对待的话,或许还是好事一件,但有很多并非是考试能够去评价的。掌握具体的知识点,找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学科中一般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无形当中就会将没有学过、没有见过的很多类似的知识收入你的囊中。我们所追求的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在乎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也唯有此,才能够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我给学生讲过n的阶乘(n!)的递归解法,也做过练习,但在考试中考出了用递归方法求解由1到n的连续奇数乘积的题,不少同学会乱答一通。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带领学生突破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学习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提醒大学生要主动地在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掌握思维方法方面有所作为和改变。

会学习,意味着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实践中去。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学了有什么用”的问题,这是你所学的知识是否会对社会有贡献,是否能转化为你个人价值和收益的问题。学习中,要考虑知识用在何处、如何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蕴藏在习题中,用具体的知识点解决一个环节的问题,例如学程序设计中,学习了分支结构,去求解一个分段函数。做习题到一定时候,就可以通过做一个小的“项目”,去体验与实际更紧密的结合。然而,在现实中,同学们注意到了需要建立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联系,但总是企图越过大学学习阶段性的特点,急切地去学习直接用的知识。这是一条学习的路径,但并不是最佳的路径。这是一种考什么就学什么,追求立马见“效”的期望。在各学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深入的程度,很多知识并不能显露在事物的表面的时候,这种思维更加有害。不少同学不乏“学有用的知识”的美好愿望,当把“有用”流于表面,流于操作技能而忽视思维技能,会陷入一种对“无用”的失望中去,进而退回到“过了就行”的地步。另外,知识之用也并不只是纯粹解决自身以外的问题的,由于积累,知识成为人内在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表现在人的气质、谈吐上,以及为人处世的智慧上,这也是一种“用”。这种“用”更加难得,当见过了很多“有知识,没智慧”的事例,我更加渴望大学生能够在学以致用上走得更远,渴望在学以致用的层次上更加深入。

总之,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学会高效学习,学会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会学习。用这样的标准检验我们的学习,才能够引导我们走上健康的学习之路。

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会这样

我收到了大一的Z同学的短信:她的高数没有及格。她的心中非常难过:“我比别人付出了几倍的努力,怎么还会这样?无论怎样,我的数学成绩就是不好!”在交流中,Z同学几次说起:“周围的同学考得都很好,就我……”

在探讨学习方法之前,我先注意到了她的心态。同周围的同学比较,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我们都可以去理解。通过比较,是要去发现自己的得失,进而找到差距。发现差距后心平气和地接受,然后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态,这是金不换的宝贝;而如果比较的结果只是为了让自己着急,甚至是在羞辱自己,粪土不如。我知道一定还会有其他同学,在其他科目上也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在适应大学的过程中,如果这一关过不好,适应无从谈起。

随着成长,很多事情将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比较。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种种复杂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个体。有人擅长这个,有人擅长那个,有人看重这个,有人看重那个。当然反过来讲也是对的,有人不擅长这个,有人不擅长那个。用己所长比他人之短,没有意思;用己所短比他人所长,对自己自己不公平,除非你爱自虐。

在进入大学之后,要去适应这种不去和别人比较的方式,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也要这样。这是让自己幸福,活出自己的前提。要比,就和自己的过去比,这样的比较会推动你一直前行。不和别人比并不意味着不求上进,而是要给自己留出一方前进的天地。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做什么样的人,用的是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影子。比如,在学习的这件事情上,不用比也知道,高数不及格是不能接受的。

回到我们正在谈及的事例。Z同学由于不好看的分数,已经挂在那棵高高的“树”上了。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学高数,数学是科学之母,今后工作中要直接用到,间接的思维方法的提升也值得期待,最现实的是,没有这个学分,毕业证都是问题。不去和人比,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高数,而是需要抛开“比别人差”的包袱,把顾虑统统丢掉,轻装上阵,发现好的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

稳定激动的情绪,抛开其他杂念,就可以从分析自己和自己的学习入手改变现状。她说的“付出了那么多”,是指花了很多的时间学高数。这很对,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时间投入是一个前提。当有人在感叹“努力了,还学不好”时,我们也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努力是否就是等于投入了足够长,甚至超级长的时间?努力的目的是要达到目标的,努力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还要有效地利用时间。在学习中,如果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而是做到了高效利用有限的时间,这样的努力更显价值。

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的环节包括看书、做题、思考。其中思考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尤其在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人,做完题目就是全部的意义,这个习惯要改过来。我在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同学针对我布置的作业编出程序,只要运行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连看书也省略了。这样做,付出再多的时间,那也是“乱撞”,即使混过了及格线,也不能说明什么。做题只是一个手段,却被当作了目标,所学知识只能散落存在,没几天必定全部消失。将学习中该有的环节进行下去,让各个环节充分地交互起来,这是“活学”的基本要求,这个过程会培育出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学习方法。这样做下去,在某一天,或者仅是某一个时刻,在学习中会产生一种特别好的感觉,及时回味,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多的找到这种感觉,久之成为固定的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求新求变,即使已经能够保证考高分了,多去做这样的思考仍显必要。这是一种改革精神,要把这种努力进行到底。

在学习具体学科,面对具体的情况时,应该因人、因事而异。一个运行良好的学习力进化系统,要表现出一种适应性,这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发掘。这是在大学中学得具体的知识之外,意义更大的事——学会学习。

为了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与Z同学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个细节。我问她:“你平时作业顺利吗?”她说,也不好,做不出来就找同学做的参考一下。“那你‘参考’完作业,再自己做,能做出来吗?”她的回答有些含糊。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检验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效果,不会做正常,但如果“参考”完了,自己还是不会,这种参考毫无意义。就做作业我多说几句。我这几年一直在和不良学风作斗争,抄袭作业是其中的一项。上述的“参考”就是抄袭,是一种彻底的欺骗,并且欺骗的是自己。这种事情背后的道理一点儿也不复杂,却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出的最大的困难。作业写不出来找参考是必要的,当前在我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把作业写成博客,我也发参考解答的博文,就是要为这种相互参考提供便利。当某个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时,或者解决了还没有把握,或者想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找同学的作业看一看、问一问,这很正常,但最后一定要自己独立做出来。

参考完再独立做出来,其实只是最原始的参考办法,你针对的还是那一道题。做一道题的终极意义在于掌握相关知识点,再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是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去。我不赞成过多做题,但坚决地维护要做一些题的必要。尤其大学生一定要学会精做习题。做的题目不限于老师布置过的,像高数,图书馆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习题集等可以参考,从中可以发现适合你自己的题目。在你花费很多时间学高数时,还可以跳出课本和老师要求的材料,自己再看些别的参考书,从其他角度看同一内容。视野开阔了,感觉就出来了。

正确的参考别人的工作,对大学,对职业生涯,甚至对你的整个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科研人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52%的时间要花在阅读参考文献上。参考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有原创。其他课程也需要参考,要学会参考,这很重要。逐渐到高年级,除了作业,还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也需要参考,但如果还是不以正确的方式“参考”,那可就更危险了。

和Z同学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了她的失望非常强烈。一再强调从初中数学就不好,说上大学时想避开数学,数学让她吃了苦头。她真是怕数学了。然而,不管是失望还是以往的经历,暂时将其作为疗伤的麻药用几天好了。但要尽快走出来,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把自己“学不好数学”的结论扔掉,以前考得不好是事实,但要看到由于学法不当造成的损失,相信改进学法后的进步空间。相信学习力的提升,会使整个大学的学习得到改观。

有无数先例演示了由于大一的挂科而促成学生全面反省,走上坦途的。挂科后改变了心态,改变了方式,根本上,这就是学习力的提升。也有无数的先例演示出的是另一条轨迹,一被打趴下了就不再起来。改变难,但不见得不改变就有多轻松。但改变是必须选择的,通过改变,学会学习。用主动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世界。

返回到【全文目录】【下一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袭大学,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