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有回忆,有释怀

        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导演刘若英粉丝众多,《后来的我们》才未映先火。

        待到这几天预售刷票、大量退票的新闻一出,才惊觉现代营销手段真是很厉害。

《后来的我们》:有回忆,有释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以坦诚地说,我是刘若英的粉。不算铁粉,不是她的电影我就非要看,她的书我非要买的那种铁杆粉丝。但就是一直清清淡淡地喜欢她,对她的很多歌曲、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她写的书,都有较高认同度。我零散地看过她写的书,觉得文字不错,但都没有收藏过,喜欢她的一些歌曲,但不是每张专辑都听过,看过一些她演的电影和电视剧,确有角色诠释比较到位的。

      我一开始就打算去电影院看《后来的我们》。首映后爆出预售刷票等负面新闻的同时,观众对影片吐槽颇多,甚至骂声不少。之前未映先火的渲染并没让我对影片有太高的期待,之后的负面新闻和大量恶评,也没让我放弃观影的打算。或者说,好还是不好,我总应该自己看过后才能判断,是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评判。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昨天,蜗牛先森陪我去看的电影。观影结束后,他表示自己并不太喜欢这一类的电影,随后,还给我分享了一篇微信推文《38万人退票、中国影史最贱操作诈骗我们,这部电影还能不能看了?》,并表示比较认同文章中很多观点。

        我一看标题,就觉时下的微信文章,果然都是标题党的天下。当然,文中部分观点我也是很认同的,比如周冬雨的演技很出彩、井柏然的演技有提升、摄影效果很好,最关键是田壮壮作为男主父亲给女主写的信确实很催泪。

        我观影时,也确实是被那封信感动了。另外,周冬雨演的北漂女孩带感很强,很多温馨的场面中她那种率性的特质确实很可爱,很有感染力。

《后来的我们》:有回忆,有释怀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总的来说,我没有特别惊喜,亦没有很失望。整部影片中规中矩,演员演技在线,摄影超赞,故事有写意,剧情有亮点,就是有些台词太刻意或者说有些矫情,影片节奏有点慢、有点冗长。其实,这个故事讲得算明白,没必要用过多qq签名式的台词来说话,正常叙事效果可能会好很多。120分钟的时长来讲述一个恋爱往事,确实有些拖沓了。有时候,细节把握到了就可以,情节没必要太繁冗,毕竟这个故事的基调是平淡的,不太有曲折和跌宕。

        至于豆瓣上有人说,影片剧情毁三观。对此,我就很难苟同了。见清和小晓从火车上偶遇到北漂时光里相爱相离的故事,可以说是很普通的北漂爱情故事了。十年前的相遇,十年后的重逢,回溯往事,既是倒叙的写故事方式,也是茫茫人海重逢旧人的平常桥段。往事的追忆交谈中,彼此有感慨、有不舍、有眷恋、有深情,最重要的是有界限——见清和小晓都清醒地知道,彼此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他们的重逢是偶遇,没有新的发展、亦没有纠缠。彼此分离后,他们可能不曾完全放下彼此,生活由此而失去色彩——回忆是彩色,现实是黑白,这也是剧情铺陈的一个亮点设置。彩色与黑白的剧情对比,可能是为了烘托曾经爱情的美好。其实,也可以是生活的另一种写真,颠沛流离的岁月可能艰苦,但回忆起来是有光芒的,现实生活虽然安稳平淡,但总是失了几分色彩。这不正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吗?

          当然,故事不只是为了回忆而回忆,关键还在于,除了回忆,他们还有释怀。曾经放不下的,因为重逢,他们认真道别,终于放下了。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过自己该过的日子,继续生活。有重逢后的认真道别,才有了真正的释怀和放下。于是,爱或者不爱,都只是回忆了。

          回忆有色彩,其实,现实生活也是有色彩的。释怀了,现实生活就有了色彩。影片最后的电脑游戏界面,黑白之色逐渐焕发出光彩来,原来,真实的生活并不因为回忆失去色彩,只要不沉醉于回忆,现实生活就很好,即使平淡也有光芒。

          有回忆,有释怀。这是我从整部影片看到的主题,并没觉得如何毁三观。现在的人,可能多数是经历了多段感情,最后才修成正果,步入婚姻。有的人珍藏过去的回忆,已经对过往释怀;也有人沉醉于过往的记忆,却始终无法释怀。这都多了去了,如何谈得上毁三观呢?我到了很大年纪,才谈了一场恋爱,就选择牵手步入婚姻。但我从来不觉别人多谈几场恋爱、或者多分几次手,就有什么不对。站在道德高点去批判他人总是很容易,只是,这个道德高点,我们又是如何站上去的呢?

        可能有人会说,男主都已结婚生子,却还对过去念念不忘,这不是毁三观吗?男主这样确实不应该,但是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歌颂这种对前任的恋恋不忘。反而,通过电影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男主与女主在颠沛流离的北漂岁月中彼此相依,但没真正达到精神世界的沟通,直至分手,男主也没理解女主。不知道为何彼此相爱,又最终错过?这才是男主恋恋不忘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重逢能让彼此释怀,真正放下。毁不毁三观,关键还是要看电影的核心思想,不能断章取义地因为有某个情节就说毁三观。如果这个说法成立,所有有小三、出轨等情节的电影都要被指责毁三观了。

        当然,前面说到标题党的微信文章,我并不觉得她文中的观点有什么大不妥,只是不喜欢标题党而已。就像我对《后来的我们》刷票营销不耻,我对标题党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在我们真正见识到之前,吸引我们的竟都是套路。

        记得刘若英曾经在采访中表示过,不敢轻易尝试做导演的,怕自己做不好。这次的尝试,我要给她点赞。虽然《后来的我们》中规中矩,但是,比之张一白系列要好多了,至少没有出轨、癌症那些老套而矫情的桥段。

        不过,我还是希望刘导以后导演故事再洒脱点、干脆点,小故事不必叙述得那么冗长,讲故事也不用有太刻意的台词,毕竟,故事本身是能说话的。

        当然,田壮壮那一笔,不论好的坏的评价,都说是精彩的,加分的。这也是导演的“悟”性所在吧。田壮壮作为男主的父亲最后给女主的信中这样写:“ 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 要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据说,这封信是刘若英亲自写的,那么这也是她对于“缘分”的理解了,我觉得能有这样的理解,该是很通透的人了。

        再有,很多评论认为影片全靠打情怀。我却觉得“有情怀”并不是坏事。青春情怀也好,初恋情怀也罢,都曾在每个人身上附体,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哪怕是很多好评度高的美国大片,最后你也能或多或少体认到某种情怀。关键是,导演是如何表达他的情怀,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情怀的?当然,你最后理解到的情怀,很难说就是导演表达的情怀。

        而我,以上所有的解读,亦是个人情怀,而非真正对影片的诠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来的我们》:有回忆,有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