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留在血脉里的教导

最近在浏览器上刷小视频,对一个电视剧特别感兴趣,就是文章演的《少帅》,感兴趣的不是关于少帅的历史,感兴趣的是我在那里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你可千万别说我扯蛋,我一说你肯定也有同感。

不必说那里面亲切的东北话和大帅口中的妈了个巴子,也不必说小张学良冻得皴了巴叽的小脸和寒冬腊月围着棉被夜行的马爬犁。单说说长辈们教导小孩子们的规距,就让我倍感亲切,记忆犹新。下面就让我说上几个,同龄人们品一品,咋吗咋吗嘴,回忆一下,小时候的我们是不是也曾经这样的被长辈们教导,而且无意中便成了一个懂礼的孩子。

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小张学良从外面回来,大人们正在家里打牌,爸爸赶紧叫住孩子说:“过来过来,这是你二大爷”,孩子便对着二大爷怯生生的叫“二大爷”,然后还有三大爷、四大爷、老叔……满屋子的亲戚长辈叫了个遍。这时三大爷忽然叫住小张学良要给他块大洋让他买糖吃,小孩子想要但又不敢要,看着爸爸的眼色,这时爸爸发话了说“拿着吧”,这才敢拿,张作霖让儿子认完了全屋子的亲戚朋友才肯放他走。

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看到这儿,满满的回忆涌上我的心头。小时候住的村子不大,总共有那么二三十户人家,我姥做什么事都领着我,路上无论遇见谁我姥肯定告诉我叫人家什么,大姨、二姨……大舅、二舅……大哥、大姐……小弟、小妹……。我以为他们本来就是我的亲戚呢,于是没有我姥领着我的时候,我依旧亲切地叫人家大姨、大舅、大哥、大姐,叫的那叫一个亲,那个前门外的大姨、大姨父至今见了我都还亲近得很。

小时候我大爷大娘、老叔、老姑上我家来串门,他们便会给我三块五块的压岁钱,我立刻把手背过去说不要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其实心里好想要,那样就可以买商店里我喜欢了很久的文具盒,买那个我同桌向我炫耀的钢笔了。可是我爸我妈一定会不高兴的,我瞅了瞅他们,我爸说“拿着吧”,我的心立刻就笑开了花,但脸上还是怯生生的,小心地接过来,最后还得上交爸妈。

我姥爷也曾告诫过我不准朝着人伸懒腰,不准对着人打喷嚏;吃饭前大人没上桌不能先吃,吃饭时不准说话,要只夹自己这边的菜,不准在菜碗里翻来翻去;要站有站相坐有坐样;走路时不能趿拉个鞋,要把脚抬起来……

老话说得好,老猫房上睡,一辈流一辈。等我女儿渐渐的长大以后,每次领着她见到同事朋友都会教她跟人家打招呼,“这是你张姨、这是你李叔叔、这是你赵爷爷、这是你刘姥姥……”,我女儿便习惯了和他们打招呼,她也成了一个爱与人打招呼的孩子。

和我差不多一般大的同事,每当我遇到他们的孩子,如果是大人牵着手一起走,同事便教导那孩子,快叫姨,那孩子便甜甜的叫了一声,真是让人心里甜甜的感觉。更开心的是放学路上那孩子独自一个人向我走来,我还没看清是谁呢,便远远的听见有人在喊我“姨”,我一看这不那谁家的小谁吗,心里顿时觉得这孩子可真懂事,便由衷地喜欢。

张作霖说“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这话说得接地气。他也时时刻刻在教导着儿子怎样做好这个人情世故。那是每一个东北人的父亲都在做的事情,以这个地域独特的方式一辈辈地流传,也是那个时代天下父母都在做的事情,只是方式方法也许有些差别。

可是如今,也许是独生子女多起来的缘故,老辈的令儿都渐渐的就饭吃了,再长起来的年轻人不但自己从小未受过这般的教导,更别说去传承这份教导,再加上越来越畸形了的教育,只讲分数,不讲育人,孩子们在家娇生惯养,在校分数至上,再也没人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那些人情世故了。

那些曾留在血脉里的教导就断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留在血脉里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