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那天,老板找我谈话,在得知我打算做注册、临床相关工作时,显得有些惊讶。
他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说,“以你的性格,做注册难,临床更难。这些工作要跟各色人等打交道。小到公司各个部门,大到医生、政府部门”。
我在前公司做了三年的过敏原检测试剂开发,期间窝在办公室写了不少论文,交际范围仅限于实验室及身边熟悉的几个人。
在老板看来,我性格安静,不善交际,不会喝酒,不会唱歌,不会活跃气氛,做这种闹腾的工作十有八九不行。
我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因为我心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我毅然决然地要离开,更多的是想要重新开始。
没有做过的事,谁又能断定你到底行不行。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止前行,就算前面的风景再好,你依然会与之失之交臂。
待在熟悉的领域,虽舒适安心,却少了点什么。而往往越是困难的环境,越能激发你的潜能,催你前进。
于是,我就这么出发了。
从我入职第一天开始,工作就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现在的工作的确与之前有太多不同,以前我是一个“创造者”,每件事情都是从无到有的一个创作过程;而现在我成了一个“打磨师”,精心打磨别人创造好的东西,并组织协调,使其成为一件成品。
我得不停地协调这个人,催促那个人;不停地给检验所、药监局、经销商、医院的人打电话;要接待相关来访人员,要出差交材料取报告。
每天都这么八小时运转着,但我真的工作得很开心。我发现与人打交道的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还有一点有趣。
那些所谓的性格短板也并没有阻碍我前进的道路,有时候担心的太多,做的反而会更少。
我没有什么华丽的技巧,也不屑于去奉承迎和。我希望用一颗真诚的心,脚踏实地把每一件事做好。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自己接触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做得好的技能,
一是想做好的态度。
好技能是一个人必备的工作要素,没有好技能,工作态度再好也成不了气候。
我们时常在各种场合,碰到一些专业技能很强的大咖,总是崇拜得不行。
而自己工作的时候,往往因为不够专业,而得不到认可。有时还会埋怨领导的严厉,公司的问题。
有个著名的理论说: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花一万个小时。
在注册领域,我是一个菜鸟,时常被领导问的心虚。而要从菜鸟到专家,一万小时,十几年,并不容易。
唯有付出努力,才能离梦想更近。这份努力却并不是嘴上说说的努力,是要付出实际行动,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
抓住空闲时间多阅读专业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请教;用心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是无止境的,要想技能硬,必下苦功夫。
“业”的另一层含义为想做好的态度。这种态度包括执行力、认真度、努力度和责任心。
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凡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是难成气候的。
经常听人抱怨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不喜欢现在的公司,反正迟早要走的,事情做不做好又有什么关系。”
或是,“领导又不重视我,我干吗那么努力做的更好。”又或者“这件事不是我职责范围的,不是我专业特长的,做不好也是应该的。”
我们在找各种借口不去认真做好一件事,好像我们做事都是为公司,为他人。
其实我们都错了,我们也是在为自己做事。你每一次交出去的数据、报告,每一次做的演讲、汇报,每一次处理问题的情况都关系着你的职场形象,关系着你的个人品牌。
当你认真对待手上的每一件事时,你的职场形象和态度就越来越好,你的身价自然就越来越高。
想做一名好员工,光有技能和态度却还是不够。我们还需要有做事的悟性和容人的度性。
所谓做事的悟性就是要做一个让领导省心的人。
以前,老板经常向我们夸赞一名同事,说她每次找他沟通问题时,总是带着几个不同的方案。而老板只需选择哪个方案,或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方案。这样,老板感觉很轻松,还节约了时间。
老板、领导都不是万能的,而且他们都很忙。我们遇到问题,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先想办法解决,无法解决时,才向他们寻求帮助。
有时,领导跟你说了A事,你自觉付出百分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就算做好了。很多时候仅仅这样却不够,你还要想到与A有关的BCD,并将其做好才是优秀。
而容人的度性,却是不害怕同事比你牛。越是牛逼的同事,越能激发你前进,越能学到东西。
虽不是职场新人,我却跨到一个新领域,做着极具挑战的工作。无论后面的路途如何艰难,我愿脚踏实地前进,追寻我心,做好自己。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不可能,而是你肯不肯即刻出发,愿不愿意接受不一样的事物。
也愿每个职场人都能做到自己,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