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9— 由"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谈该如何面对社交网络

O

最近在团队同事—一个90后小美女的朋友圈的个人主页下面,看到了这么一句经典的话: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而在她个人资料栏里面,微信还展示了她“个人相册”的小图截屏,似乎在告诉我,你的小朋友并没有屏蔽你哦~只是你一点进去则会发现,只能看到最近三天。

DAY49— 由

R

看到这个,其实和以前看到非朋友仅能显示十条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哪怕我知道我并没有被对方特意删除或者屏蔽,但还是会有一种赤裸裸被骗和略有受伤的感觉。

I

可以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可选择:最近三天、最近半年和全部),这是微信推出来的新功能,应该是基于现实用户的操作数据分析后的考虑。因为据说存在一类人,喜欢把每次发完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就删除或隐藏为仅自己可见。这样其实挺累的,累不一定是手,更多的是心。而“三天朋友圈可见”,是把他们的这种需求用功能实现了,不用再每次去删,还能顺便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我可没有屏蔽你哦。

DAY49— 由
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范围

这个新功能本质上,应该是属于阅后即焚的一种。如果过往一些短视频的阅后即焚是一种猎奇,那么朋友圈的这种阅后即焚,就不知道应该归为哪一类了。

“为什么要把你的朋友圈设置为最近三天可见?” 其实我很想采访一下她。但这样的问题其实非常敏感,答案应该是隐藏在背后不愿启齿的东西、一种较负面的情绪。

微信朋友圈其实还满足了其他形式的一些需求,比如:陌生人不可见、屏蔽看其朋友圈、不让其看自己朋友圈、单独发指定可见(这个功能用起来,光分组就够累的)、单独发指定不可见,等等等等。看,咱们的朋友圈真是够复杂的。

把社交搞得这么复杂不能怪微信,Facebook也有同样类似的复杂功能。这个世界上的人性都一样,文化层面有所差异,但是所有人性底层倒并无区别,如果不能体会到足够的人性黑暗的产品经理,也一定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好产品,对我们来说真意味着好吗?

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会有事没事时,总在刷着朋友圈,或发布展示着自己希望展示在人前的各种生活状态?我们关注的各类公众号和订阅号的推送信息,是否在每天吞噬着我们大量的碎片阅读时间?是不是我们每天都在被动着接收着它们传递的各种看似丰富的信息知识,但却因此而却变得越来越浮躁和焦虑?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社交网络的设计这么复杂?

我认为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原因在于,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取悦大众的注意力。但问题是,这种注意力的被动式争夺,都是不负责任的、是商业化的,我们不能从中获得某种更深刻的体验与成长,更多的都是被肤浅的表面吸引,所以在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中收获的往往都是无聊与失落。

D

我们自己如何能不焦虑面对微信,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保持朋友圈关闭、发内容再开启的状态:有需要发朋友圈的时候再打开朋友圈发送内容,发完后顺便可以再看一下朋友圈,然后再关闭。这样表面看起来比较麻烦,每次都需要去设置里开关,但相比于动不动就打开朋友圈刷一刷,看到有谁给自己点赞就会去刷一刷的行为,实际上能帮着节省大量时间,并且也并没有完全关闭朋友圈,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刷屏次数。

2)标星好友,主动关注:对于自己真正关注的那些朋友标星,将被动刷朋友圈,变成主动关注,这样你也会与朋友建立起更加点对点的关注,你跟朋友的关系会变得更为紧密。

3)定期清理公众号:取关所有公众号,再重建关注。错过任何公众号都不至于让你损失几个亿。一般10万阅读的营销号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为了哄你买买买,毫无意义。

4)屏蔽一切即时通讯之外的被动通知:关掉各个APP的消息通知,减少今日头条类内容的打开时间,减少被动阅读次数。

5)重建主动阅读行为:看那些重新关注的公众号,听喜马拉雅上下载的音频,或者订阅的各种知识文化类的付费内容等。不管怎么样,这些内容都必须是经过主动决策过的选择。

真正能让我们收获和成长,需要我们对一切信息、一切诱惑,尽可能的建立起更多的主动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49— 由"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谈该如何面对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