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一夜爆红后就消声觅迹的公司和产品

人们习惯用“昙花一现”来形容那些在短时间之内迅速蹿红又很快消声觅迹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靠用户间的社交和口碑获得快速传播,而非产品的自身营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下来。

从最早的脸萌到后来H5小游戏围住神经猫再到颜龄测试网站How-old,都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受到了用户和媒体的大肆追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对它们的关注度逐渐弱下来,“昙花一现”的帽子随即被扣在了它们的身上。

1、足记——成也萧何,败也萧

足记隶属上海如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是一款结合电影与地点的创新图片社交应用,提供了普通,宽屏,画中画和对比模式,使用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电影故事。

足迹的爆红源于2015年的春节前后,在2015年2月7日,电影照片功能正式开始使用之前,足记的用户还不到2万,而推出这一功能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足记用户量已经突破160万。据足记创始人兼CEO杨柳透露,用户量真正开始激增是仅从3月9号开始的这一周时间里,最高一天达到50万的用户增长量。

内忧外患:当产品服务器升级的速度跟不上用户增加的速度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不断闪退、大量图片信息无法显示等诸多问题。

而随着电影照片这一功能的爆红,国内其他美图摄像领域的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展示了强大的借鉴能力——美拍、相机360等app很快对这一功能进行了跟进。而失去了功能优势又在团队方面明显落后的足记团队,如今已经泯然众人矣。

2、脸萌——新鲜感不过两三天

盘点那些一夜爆红后就消声觅迹的公司和产品_第1张图片

脸萌可谓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刷爆朋友圈的应用里“刷爆方式”最特殊的那一个——一时间你朋友圈里大部分好友的头像都换成了通过脸萌捏出的自己的肖像。

2014年1月脸萌上线各大应用商店当时都给出了推荐位,比如APP Store的精品推荐等,但脸萌并没有立刻火爆。究其原因,在脸萌之前有太多的拼图/拼脸应用,imadeface、魔漫相机等等产品可谓前车之鉴。然而从2014年5月底,脸萌的下载量开始迅速攀升,四天内在iOS和Androd平台的下载量总计约120万。到6月14日,总下载量达到了惊人的3000万!

对于脸萌缘何火爆,网络大抵一致的观点是:这个产品的萌系属性扣合了用户的卖萌和自恋心理,依附于社交网络的普及,顺应了火爆传播的机制。

新鲜感消失:其实e脸萌是一个功能非常简单的应用,就是让用户可以拼出好玩的卡通头像罢了。功能的过于单一让脸萌在和其他摄影美图应用的竞争中就处于先天劣势。所以某门户网站在“脸萌你玩了多久?”的调查中,得到数百名接受调查的网友中“现在还在玩”的只有5%这一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3、围住神经猫——H5游戏何去何从?

“围住神经猫”是个老游戏,最早原作是日本游戏设计师TaroIto2007年制作的“黑猫”(ChatNoir)。2014年7月,南京泥巴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制发布“围住神经猫”,发布3天后点击量便突破1亿。

盘点那些一夜爆红后就消声觅迹的公司和产品_第2张图片

这款玩法简单的游戏之所以取得“3天PV过亿”的耀眼成绩,就是因为这款游戏是基于微信朋友圈的H5游戏,利用微信朋友圈,神经猫没用多少成本就取得了近乎刷屏的宣传效果,同时《围住神经猫》大概具备了一个流行小游戏的很多优良特征:上手简单又不失挑战性;醒目位置大大咧咧地显示着网络流行俗语;欠欠的猫形象加贱贱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默认分享模版“我没有围住它,谁能帮个忙”和“我用X步围住神经猫……你能超过我吗”,恰到好处地撩拨起玩家攀比的心态。

然而,一款简单游戏往往是红得越快消亡得也便越快,“围住神经猫”很快就消散在了用户的视野之外,成为又一现象级产品。究其原因,简单的玩法是一把双刃剑,在产品发布初期吸引用户的同时也使得用户很快就流失掉了。除此之外,目前H5游戏的变现方式基本只有一种——广告,即卖流量。按照神经猫3天过亿PV的成绩,如果提前做好广告接入,3天收入大约可达到30万元。然而,现实中,很多开发者(包括“围住神经猫”团队本身)并没有想过提前接入广告。变现的困难也加速了H5游戏生命周期的短暂。,

4、无秘——造谣情色满天飞的负能量聚集地

主打朋友圈匿名爆料的“无秘”APP崛起于2014年,当时在著名的网络剧“报告老板”中还某一集还是当时名字还叫做“秘密'的”无秘“打的广告。在”无秘“上线的最开始一个月内掀起了一波下载狂潮,它同样拽上了微信这艘大船。借助于提供“窥探朋友秘密”功能的强大势能,无秘才得以爆红。

盘点那些一夜爆红后就消声觅迹的公司和产品_第3张图片

很快的在爆红之后的五月份,”无秘“就因抄袭问题被苹果下架,多番整改之后重装上阵,却不再是宣传页上示范的是温情暖暖的告白,而是一水儿的负能量爆料和情色信息,甚至不乏大量谣言。”无秘“在满足了用户最初对劲爆内容的需求之后,进而就会凸显出匿名世界的乏味来。

虽然“无秘”的创始人林承仁一再表示团队已经从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人工审查和举报制度,事实上谣言诽谤、暴力色情、曝光隐私等不良内容至今仍在肆虐该应用,同时”无秘"一度希望通过打擦边球——故意去谈论一些敏感话题引发公众关注,这一行为也受到了业界大佬的斥责。

有意思的是,无秘的学习原型美国匿名社交应用Secret于2015年4月底宣布关闭公司,而被迫关张的原因正式由于审核机制的不足,在Secret上面不雅、诽谤内容大肆传播,Secret先后被用户投诉、被苹果公司警告,甚至被联邦调查局的执法部门调查。不知道情况差相仿佛的“无秘”团队如今作何感想。

5,How-old——意外爆红产品的逆袭

How-old的走红其实是一个意外,这款应用原本是微软的某个程序猿为了测试人脸识别系统而做的,却意外的传遍了整个网络。这款应用在4月29日推出,在第二天就达到了每秒700次查询,并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很快的刷爆了全世界的社交媒体。

盘点那些一夜爆红后就消声觅迹的公司和产品_第4张图片

这款软件的走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简单而又直截了当的玩法——只需要上传一张你的照片,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明了的结果——你的年龄和你的性别。另一个是时不时会有的让人意外的测试结果,这就给予了人们非常多的谈资和笑料。一个谬误的年龄或性别测试结果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可以发到社交平台互相调侃一番,这也从侧面加快了这款软件的传播速度。

然而作为一款意外爆红的产品,How-old实质上仍然要回归到人脸识别系统的测试使用当中,不会受到微软更多的关注与改进,而大众的兴趣也就随之淡化消失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点那些一夜爆红后就消声觅迹的公司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