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永生—史蒂夫·乔布斯

逝去的永生—史蒂夫·乔布斯

            程玉

一、 危机背后的大声疾呼

2016年8月,一部iPhone 6 Plus在充电过程中突然爆炸。自此,一场“危机”便开始了悄然酝酿。

紧接着,iPhone手机的指纹识别、电池、创新、软件效果等一些列问题浮出水面,嘘声、骂声、吐嘈声混成一堂、不绝于耳。路人骂完果粉骂,一个旷世伟大的公司遭遇了它20年来最大的尴尬。

而在这不可阻挡的危机背后,在不停下滑的业绩背后,有一群声音却越来越大,那声音在疾呼:“乔帮主,快回来,世界等你改变。”

二、 如果回来会怎样

不禁要问,为何会有这般疾呼?这其实还得从苹果的第一次危机说起……

1985年,伴随着麦金塔计算机销量的下降,苹果公司遭遇了它的第一次危机—雨夜之变。这场由外而内的危机,最终让乔布斯“众叛亲离”,“哭着摔门而去”。

1997年,在苹果濒临绝境之际,乔布斯又重新回归。利用短短14年,将苹果打造成了世界市值最高企业之一,创造了企业经营的奇迹。

那么20年前,究竟是什么让其可以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现如今呢?大家到底在呼唤什么?如若真的回来,又会怎样?其实,这一切或都可归于乔布斯的管理哲学:

共鸣。何为共鸣?马库拉说:“就是紧密结合顾客的感受。”如何做到?乔布斯给了我们榜样:

1.动机。做企业的真正目的是创造伟大,而不只是赚钱。

2.多学科思维。乔布斯不是艺术也不是技术天才,但他兼具人文与科技特质,以及通过禅修体悟形成的独特直觉,为其创造伟大产品酝酿了灵感。

3.人文主义。乔布斯说:“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

4.完美主义。乔布斯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产品的反复打磨、细节的精雕细琢都是为了实现完美。

5.一流团队。乔布斯学习奥本海默领导法,用一流人才做一流产品。

专注。马库拉说:“为了做好我们决定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

乔布斯极善专注。“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他说,“对公司来说是这样,对产品来说也是这样。”

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巴菲特和盖茨的答案都是专注。

灌输。乔布斯向约翰逊描述马库拉的名言:“一家好的公司要学会灌输。它必须竭尽所能传递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从包装到营销。”

三、 丢掉渲染的素描

乔布斯是计算机界和娱乐界的标志性人物,苹果公司几十年的起落兴衰他一一亲历,先后领导和推出了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产品,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生活方式。且在放逐期间,他还创办了革命性的动画公司Pixar。

他的身上还有很多的难以理解。作为一个反对物质主义的嬉皮士,他却把朋友准备免费送出的发明化为获利工具;作为一个佛教禅宗的狂热信徒,却又认定创业才是自己的使命。而最最奇怪的是,这些难以理解的特质在他身上竟并未产生冲突,而是完美的交织在了一起。

是的,这就是他,让人害怕靠近又疯狂迷恋、难以理解又无比怀念。

四、 警惕“乔布斯陷阱”

不可否认,乔布斯是一个天才,有常人没有的远见,他知道如何做出人们真正喜欢的产品;他追求完美,对细节吹毛求疵,但又往往被证明是对的;他还有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总能说服别人听从自己。

但另一面,也正因为他的天才和逼近自负的自信,使他成为一个极难相处之人,待人粗暴、尖刻、没耐心,常常朝令夕改,不尊重他人意见。

你可以将这理解为天才的特权,但请注意,关键时刻这也会是致命的毒药。所以,除非你真的是个天才,否则千万不要学习。

五、 一流的到底是什么

逝去的已经逝去,乔布斯的离开,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巨大损失。

逝去的不会真的逝去。他留下的“遗产”--创新精神、跨界思维和改变世界,又无疑是一笔永恒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的,一流的是精神!

在乔布斯眼中,“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不要被教条束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你眼中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逝去的永生—史蒂夫·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