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蹭热点带节奏的媒体人”和“不明真相的我们”,也许会成为“杀人诛心”的凶手

“惯于蹭热点带节奏的媒体人”和“不明真相的我们”,也许会成为“杀人诛心”的凶手

“热点”通俗来讲就是大众所共同关注的新闻事件,十几年前,与之联系的常常是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然而放在今天来说,凭借着超大的用户量和流量度,其基本上等同于微博热搜、头条新闻、以及知乎热评。

而对于热点的关注和评价,较之于以前的“怒而难言”,“言而无渠”,现如今也已过渡到了“人人参与”,“各抒己见”。

从纸质媒体的衰落到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磅礴发展,再到如今的“后起之秀”自媒体,毫无疑问,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基本算是彻底摆脱了对外界信息的“闭塞”和“延迟”,真正做到了那句老话,“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可以做到不出门,但真的就做到“尽知”了吗?或者说那些我们看到的,真的是事情的真相吗?

来看看以下两件事。

2017年2月27日晚天津儿童坠亡事件,头一天,有的热文称四楼商场护栏过矮,遂导致此悲惨事件的发生,随之而来,底下上万评论则是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商场,由此牵扯出无良商家,视人命如草芥等言论。

还有的热文,极力去渲染说是父亲光顾着看夜景,对怀中发生争吵的两个孩子不闻不问,致使其中一个坠落,父亲去拉拽时,怀中另一个孩子也随之坠落,底下的评论也是上万,什么不配为人父之声比比皆是;而又有的热文,则是说抱着俩孩子的其实是母亲,自然,她也不配为人母。

一次悲惨的事件,三方负责人,可究竟谁才应该是主要负责人,商场老板?父亲?母亲?我们先不论最终结果,如果你同时看到这三篇文章和底下的上万评论,你会如何选择?

再来,同样是2017年的武汉面馆杀人事件,犯罪嫌疑人因每碗面一元钱的差价,与店主发生口角,随后持面馆菜刀,将店主头颅砍下,消息一经爆出,全体哗然,有文称是店主出言侮辱,破口大骂嫌疑人为烂穷工农,故导致此事的发生;而有文称,犯罪嫌疑人为地头蛇,专吃霸王餐;针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底下的批判声自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可结果是,没有店主的破口大骂,更没有所谓的地头蛇、霸王餐,犯罪嫌疑人为外地人,且是二级精神病患者,有暴力倾向。

以上两起事件,我们都做到第一时间的关注,可我们了解到的是事实吗?

答案当然不是,可以说,我们了解到的,其实是部分拥有庞大粉丝团、惯于蹭热点、带节奏媒体人的片面观点+无限脑补。

由于多种原因,这类媒体人无法做到如传统记者般对于新闻真像的探查和对原委的追溯,信息的来源大多源自于上述所说的微博、头条,为了迎合读者和赢取点击量,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半小时内出文。

而由此引发的结果是什么呢?

由此引发的结果是我们写下评论时的那份义愤填膺和事实、真相完全是风马流不相及。

我们可以说无良商家,但出发点应该是其对于消费者的欺骗和压榨;我们也可以说“不配为人父母”,但落脚点应该是这对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照料以及教育的严重失责失职,这才担得起“不配为人父母”这样的骂名。

可上述第一起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商场护栏的高度为一米三,完全符合规定。两个孩子事发当时的确由家长抱着,然而,不存在什么光顾着看夜景和对孩子打闹的不闻不问,并且,当时抱着孩子的是父亲还是母亲,现如今都没有确切的定论。

而至于评论的“不配为人父、为人母”更不知从何谈起,这起事件夺走了两个孩子的生命,的确十分令人惋惜,可是,它的的确确只是一场意外,我们不想它发生,孩子的父亲母亲更加不想。

风马流不相及还好,可有的时候,人言可畏,是会“杀人诛心”的,那些我们一时“兴起”写下的东西,也许在某些时候,在某人看来就是一把把钻心的刀子,使劲地往他们心窝子里面钻。

就好比这对痛失双子的父母,如果当时他们看到这些书写他们如何如何的文章和底下不配为人父母的上万评论,刚送走孩子的他们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在无法走出悲痛懊悔的同时,再次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当中,无法自拔,最终产生轻身的念头和行为?

如果真有那个时候,我们和那些个不对真相进行探查和追溯、一味蹭热点带节奏的媒体人们不就成为“有实无名”的“杀人凶手”了吗?

“有实”指的是,我们的言论成为了他们终结生命的导火索,而“无名”则是,就算他们的生命是因为我们的言论而走向终结的,可我们似乎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也没有人会因此起诉我们,而就算起诉了,也没有哪条法、哪条律可以定我们的罪,我们就好像是那种法外之徒。

记得刚结束不久的豆瓣高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作为无差别杀人嫌疑犯的妹妹李大芝冲着由贾静雯所饰演的品味新闻执行副总监,当着摄影机和全部媒体人员喊出了那句,“你们杀的人一点也不必我哥少。”

在此之前,由于媒体的不实报道和底下数不清的偏见评论,引起全社会对于精神病人的严重恐慌和歧视;而在此之后,也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位母亲带着她患有轻微智能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孩子双双投海自杀。

还有一次,媒体人不顾及任何场合,围着她最后工作的地方——那间小小的咖啡馆,呼着喊着要采访她,她横着脸说出的那句,“有的时候,杀人也没那么难。”

她和她的父母,从根本上来说其实也是这次他哥谋杀事件的受害者,受害人失去了亲人,他们也失去了亲人,(李晓明最终被执行枪决)

可在媒体人各种渲染的报道下和各种各样诸如“这家人怎么还活在世上,这家人应该去死”的评论下,他们却成为了凶手的缔造者,成为了受害者家属无休止发泄的对象。

但其实,他们虽然活在世上,但却过着“躲在下水道鼠蚁”般的生活,李大芝改了以前李晓文的名字,她的父母住在乡下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连屋子的窗口,都贴上不透光的报纸,他们也在懊悔也在自责,正如李妈的那句:“谁会花费二十几年的时间来培养一个杀人凶手。”

他们的心理历程,并非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对他儿子所犯下的罪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由互联网社交所带动的自媒体时代,那种靠时事热点新闻收罗人气的媒体人们要想获得极大关注度和点击量,从而实现经济上的收入,写热文蹭热点本是无可厚非的。

可在这其中,他们往往会加入自我的判断和观点,而这些判断和观点往往又是不以任何事实依据作为支撑的,而是靠着他们自我的片面观点+在电脑前的无限脑补。

由此,对于我们这种长时间以他们作为信息源的读者来说,对事情的真想往往会产生误判,从而写下违背事实真相的评论,而这些失实且非理性的评论往往会对事件所涉及的人群产生极大的危害,且有的时候,还不止于此,如果不加制止,那么就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仔细想想,2011年由日本福田核电站泄漏在国内所引发的“盐荒”一事,不就是因为,不负责任媒体人的大肆鼓吹和底下数十万评论的以讹传讹所引起的吗?

记得狄更斯写在《双城记》开头段的其中两句话,“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我们面对着每日成千上万的信息,在讯息传播方面可以说得上是应有尽有,而若我们不加思考与辨别,不从多个方面了解事情的原委,只是一味接受别人及其片面的观点和脑补,那么这和一无所有有什么区别。

更有甚者,有的时候,也许这种状态比一无所有还要可怕,一无所有不会成为我们“杀人诛心”的凶器,而偏听偏信,妄加评论则会让我们犯下任何人都难以察觉的罪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惯于蹭热点带节奏的媒体人”和“不明真相的我们”,也许会成为“杀人诛心”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