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今日思考 卖多和卖贵

20171227 今日思考 卖多和卖贵_第1张图片

跟一个合作伙伴交流,他谈到一个营销经验:如果要卖多就要降价,但这个世界上不缺通过降价实现卖多的案例,毕竟都是赔本赚吆喝,真正的厉害之处还是能够卖贵。更奢侈的应该是又多又贵。

看看苹果公司的iphone就知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又多又贵的案例,但是这样的产品可望不可及。产品定义,技术积累,时间恰当,典型的多点变量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常量爆品的过程。

从生存的视角上了来看,其实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性价比这一说,只存在最佳选这一说。当我们认为是性价比的原因时,说明我们在最佳选这个概念上走的越来越远。

看看那些掌握了卖贵产品的公司,用时尚,设计,体验这些概念来让我们认同这是最佳选。但我们从头算就会发现:这些其实压根就没有标准,但当我们认同这些的时候,说明对方用了合适的手段说服了我们,让我们认为这就是自己需求的最佳办法。

又回到了那句话:这个世界不存在真理,我们认同即真理。

时尚也好,技术也罢,我们生来并不是为此而活的,生存所需的资源才是我们的追求目的,而那些卖贵的公司,却能够把我们获取生存资源中的最佳选需求变成他们的产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为什么可以让我们认同他们的东西就是比别人的好呢?为何我们在这些产品上就不考虑性价比了呢?

原因是他们刺激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新需求,并且让我们认为他们可以给新需求提供独一无二的满足方法。

这个很重要,看一篇文章说到:特色,优点,好处 这三个词,即消费者会买一样东西,一定是心理产生了预期好处才会下手购买。这些公司就是如此,先通过人性欲望的刺激,让你认为你有需求,然后再让他们的产品给你提供独一无二的生存好处,才导致你愿意付出更高的预算去获得。

这同样的道理,从产品转移到我们个体上来,我们个体交换价值也可以适用这个原则,那就是学会: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场景中交换价值,就会让自己估值更高。

生存中所需的生存资源都是通过交换获得,而交换的核心就是彼此交换常识成为对方的见识。

唯有我们具备别人没有且刚需的价值才可以获得交换的机会,而要获得更高的估值,那就要到竞争不充分且有成长空间的区域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价值,这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意义。

例如,做软件开发的,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充分竞争,为了用户体验,把各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交互,画面,运营,每个细节都要追求极致。在这个行业,可替代性极强,稍纵即逝的速度追赶着。

同样的能力,如果换个行业,例如到食品行业,却会发现这个行业里,在这方面还属于拓荒期,只要按照正常的产品逻辑开发出来,就可以大大提升这些行业的效率。在互联网行业做的事需要更好,而在食品行业做的确是不同,帮助这些行业产生了不同的作业模式,更高效的决策习惯。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连接着大量的人,进行着高频的价值交换。我们不愿意逃离舒适去,那就只能在更好的场景里彼此死磕,追求性价比。

如果我们学会连接,跨界,也许就会出现不同的价值交换机会,在不同维度的价值世界里交换,你能力的稀缺和这能力面对的需求刚需程度决定了你的估值走向。

卖贵,是一门学问,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价值交换学问。在价值交换中,先基于你的价值定义新的刚需,对方愿意产生更大的动力来解决这刚需,然后用你独一无二的稀缺能力满足这需求,便创造了一次更高估值的价值交换,说起来简单,行者难,加油。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227 今日思考 卖多和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