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过“晃膀子”的人生?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易容越过;
因此智者说的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得救之道有多困难?也许就是要越过刀锋,让冰冷的锋刃和肌肤亲密接触,让人流血、痛苦、煎熬。作为曾经的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战争中见到的第一位死人,也是最后一位死人居然是自己的战友。为了救自己而牺牲的战友。他愧疚、自责,乃至在退役后都无法逃脱这种情绪。(我怀疑他有PDST,因为他会看心理学书籍。)他有相貌美、气质佳的未婚妻伊莎贝儿,却不能为她做出任何实际的形动——他无心从事任何一份看似体面而又牢靠的工作,无法给她想要的体面生活,只想“晃膀子”。

我曾经有过很多时间在思考。我不断问自己,人生是为了什么。归根到底,我能够活着只是靠运气;我要一生有所作为,但是,不知道应当做什么

我们应当做什么?这是任何有点自我意识的人都会思考到的命题。几乎所有的人——伊莎贝儿、艾略特(伊莎贝儿的舅舅)、格雷(拉里的朋友、伊莎贝儿的追求者)都告诉他,活着就要工作,这意味着会有收入。想要维持体面的生活,就得需要金钱。而拉里不止一次表示:他不喜欢钱。

不过,碰巧我对钱不感兴趣。
钱对你(指作者)来说意味着自由,对我则是束缚。

毛姆说“钱能够给我带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好吧,这对拉里来说似乎不成立。他也穷,但并没有为钱求过谁。也许,金钱和他脑子里更宏大的命题比起来,就是沙滩上的一粒砂石与海平面上的朝阳的区别。

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稀里糊涂的悲剧。
我想弄清楚上帝究竟有,还是没有。我想弄清楚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恶,我想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是不灭,还是我死活一切都完了。

为了弄清人生的意义,为了弄清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只身来到巴黎,这个“世界上唯一文明人能住得下去的地方”。拉里拒绝了艾略特将他引入巴黎上流社会的机会,独自住在条件简陋的小宾馆,并在几年后解除了和伊莎贝儿的婚约。原因很简单,也很俗套,他给不了她想要的。

伊莎贝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生活。当然,她的生活肯定和钱息息相关。因为她想要穿着香奈儿的礼服出入上流宴会,想要参加跳舞会,想要打高尔夫球和骑马,要找乐子。她也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不要认识一大推上不了台面、不修边幅的人。她很直接地指出,拉里追求人生意义、“晃膀子”的行为“全都是无聊的玩意儿,它不会使你有什么出息的。”

很显然,这是一对三观非常不合的情侣。不分手难道等着结婚以后每天吵架吗?俩人和平分手了,还喝了一场和谐的“分手酒”,并承诺做永远的朋友。分手一年后,伊莎贝儿嫁给了家底丰厚对她早已钟情的格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过得开心,有孩子”。(事实证明,伊莎贝儿可是个绿茶婊——哪怕是多年以后,她心中还对拉里有感情,当得知拉里要与索菲结婚时,用计逼走了她。)不过,她对自己还是挺了解的:

他是理想家,他在做一个美丽的梦,而且即使这个梦不会实现,能做这样的梦也是令人心醉的。我担任的是那种狠心的、势利的、讲究实际的角色。

和伊莎贝儿分后后,拉里开始了追寻人生意义的道路。他去挖了六个月的煤矿,还做了水手,去了希腊,还去了印度。在印度,宗教的存在让他似乎参透了某些人生真理,他对善恶,对幸与不幸,对绝对与无限有了新的认识。总之,他的探寻之路(准确地说是“得救之路”)并不顺利。每次作者和他相见,他似乎都不是那么“体面”:有时候面容憔悴,有时衣冠不整,有时精神恍惚……也许,他外面吃的所有苦,就如同在刀刃上滚过,让他痛苦,煎熬。这种痛苦不仅是生理上的,也应该有精神上的。试想,上下求索而不得怎么算不上是一种痛苦和折磨呢?

一个人想要靠穷巴结,而从上帝那里得到拯救,我相信上帝也会看不起他。我总认为,上帝最喜欢的崇拜者是那种按照你的知识程度尽力而为的人。
我相信上帝只在我心里,此外哪儿都没有。
我要生活在这世界上,爱这世界上的一切,老实说不是为它们本身,而是为了它们里面的无限。
我只是认为我们把理想放错了地方,我认为一个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完善。

在接触了修道院的神父、宗教信徒、宗教领袖并在某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破屋待了一段时间后,拉里至少得出了以上的领悟。他的迷惑得到了解答,并且还为自己总结了一个“行动指南”:

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让人跌眼镜的是,他在彻悟过后给做出的最终选择是——在纽约当出租车司机。因为纽约有最大的图书馆,他也只需要很少的生活费(每天只吃一顿),对住的地方也不在意。好吧,很有道理,大隐隐于世嘛。

拉里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吧,就算没有家庭,没有漂亮的妻子,没有可爱的孩子,也没有体面的生活,但他有心中的上帝,有一个“自我完善”的目标和动力。

他没有野心,不要名;他最讨厌成为知名人士;所以很可能安心安逸地过着自己挑选的生活,我行我素,别无所求。
他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体现,而他本人始终是抱着无我和无求的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将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如同著书立说或者向广大群众发表演讲一样。

不爱名利,无欲无求,这种人真的太少了吧,下次坐出租车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是否能招出一个“隐藏的拉里”。当我知道拉里的原型是维根特斯坦时,觉得一切都解释得通了——毕竟是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会对这么形而上学的东西有着迷之执著,才会明目张胆地说“我要晃膀子”。而大多数的人,都不敢要“晃膀子”的人生。

因为,大多数人不仅俗,还不敢从“刀刃”上越过,更没有意识到也许应该去找一下“得救之路”。

------------------分割线:犀利刻薄的毛姆-------------

你知道,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时,他就成了作家。
他们那种做法,多数的人会使你觉得他们活在世界上的一个目的,就是使自己一文不值。
你没法不意识到他们的生活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徐娘风韵在拼命挣扎。
可能他就和我们多数一样,又要吃饼子,又要留着看。
你知道,克服肉体欲望的最好办法往往就是让它得到满足。
一个女儿不但自己省钱,还要为自己的情人省钱,确是个号女人。
坏不是又好变过来的。坏是本来就已经有了。
一个女人,只要你告诉她真情实话,就很容易使她讲道理。
自我牺牲是压倒一切的情感,连淫欲和饥饿跟它比起来都微不足道。它使人对自己的人格作出最高评价,驱使人走向毁灭。
我觉得一个万能的造物主如果不准备给他创造的终生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和精神食物,他还是不创造的好。
你大约忘记钱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节省时间。
如果她不死了,我有什么理由去打葬她?

——《刀锋》毛姆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会过“晃膀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