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应该独立的,是父母

前段日子看了两集金星的一个节目,叫《中国式相亲》。内容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来找女婿找老婆。

节目一开始,家长和孩子纷纷亮相并且各自表明了自己找女婿找老婆的标准。

来自不同地方的家长们大部分的找老婆标准都像在找保姆。要会洗衣做饭会做家务,会伺候丈夫和公婆,温柔听话,贤淑乖巧。但是情况往往是孩子并不介意这些,但是父母却是非常地有意见。

围绕今天这个材料我不想说老一辈父母眼中的男尊女卑,我想聊聊中国的父母们。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应该独立的,是父母_第1张图片

古语有之。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孝顺一词,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我常常觉得,顺从父母的意志,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能算属于孝顺范围。

就像现在很多大龄青年男女面对结婚生子这个社会性话题,常常被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说的最多的理由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很多的男孩女孩一生的转折点就取决在是否娶得好嫁得好这件事上。娶得嫁得好最后还要能生得好,生得好还要能伺候得好。

于是在孝顺的美好传统道德的压力之下,他们早早结婚生子,过上柴米油盐平淡无味的日子。

父母们年纪也大了,希望有人在自己身边伺候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生生的把孩子套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大家子围着老人们转,有事没事多多来转转。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应该独立的,是父母_第2张图片

我大学舍友的表姐,在老家早早出来,独立工作了几年。今年刚刚满24岁的时候,正是花样年华正当季,就被她的父母早早逼婚,她哭着求着说不要。父母就要跟她断绝亲子关系,还让她对着镜子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她表姐最后苦于反抗无力,就匆匆的结婚了。

婚后生活一直是吵吵闹闹中渡过的。她父母倒也开心,因为抱上了自己盼求已久的孙子,老来的生活每天有孙子的陪伴,陪着孙子一起玩耍,不亦乐乎。

只是苦了舍友的表姐,今后的生活不知要在多少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渡过了。

今天我们再来讲孝顺一词,它决不是对父母的言听计从,绝对服从。而是在尊重和敬爱自己父母的基础上,能理性的看待自己和家庭的关系,最后对自己的人生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决定。

而那些想用孩子的婚姻为谋求一丝安心,或者是谋求一时幸福的父母们,也该是学会放手的时候了。

不妨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传宗接代?养儿防老?No!

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能让我有机会与他(她)同行一段。

每个孩子本就不属于父母,他们是借用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未来,属于父母们永远到达不了的遥远的以后。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放开手,让他们继续前行吧。不要让老来的幸福,建立在孩子们的痛苦之上。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应该独立的,是父母_第3张图片

电影《魔法保姆麦克菲》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我至今记忆深刻:

When you need me but do not want me, I will stay;

When you want me but no longer need me, then  I have to go.

当你需要我却不希望我在,我会留下;

当你希望我在却不需要我,我会离开。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应该独立的,其实是父母。

我生子未生,子生我已老。世间终有遣散的宴席。所以送子千里,终有一别。该是放手时候就要放手,不用觉得不舍或者遗憾。

所以,当我老了的时候,我希望孩子们能做自己的决定,但我不希望听见他们说我什么都听你的。

我希望孩子们有空就来看看我,但我不希望他们经常来打扰我。

我希望孩子们能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但我不希望他们一直说要留在我身旁。

我希望,老了的时候,寻一处院子,觅一处芬芳。闲坐在门前,看日升日落,赏春花秋月,品夕阳流水,细细感受生命的变幻,感悟大自然的无常。

众乐乐不如独乐乐。一人自乐,我也快活似神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应该独立的,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