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成年人也不可避免会出现拖延,学龄期儿童同样如此,首先我认为学龄前的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作息习惯,尤为重要,胜过学习知识。人生是场马拉松,头开始的抢跑,并不能代表最后的胜利。
谈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以及拒绝拖拉,归根结底最重要是父母的榜样作用。郑渊洁老师说过世界上分两种父母,一种是自身严格要求的父母,一种是需要"演戏"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成为有时间观念自律不拖拉的人,达不到第一种要求的父母,我们就要开始"演戏"了,想想自己是不是闲暇起来就想看手机?想想自己是不是当着孩子的面看肥皂剧?想想自己处理工作的时候是否做了一半就放下,去喝水吃东西?等等很多。其实在生活中有一双小眼睛在时时刻刻的观察你,模仿你。所以我们就更要好好的"演戏",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培养好习惯。
结合我自身听得各种大咖的微课,并且结合大咖微课在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简单总结一下比较实用的攻略。
克服磨蹭拖拉,先学会时间管理
原因:
1.对时间没有感觉
2.孩子的时间一直由家长管理
3.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主动遵守时间约定的习惯
4.不受时间限制
5.日常生活规律性不够
6.没有机会学习和锻炼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7.天生喜欢追求完美
8.大人形成的做事磨蹭
9.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1.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时间是自己的,要发展孩子的自主性。我觉得日常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一下日常活动的时间。
2.其次,要让孩子多体会和感受时间,增强对时间的感觉。比如在家中多挂闹钟,常用的时间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日常交流的时候,可以多提醒他现在是几点几分我们在做什么;当太阳月亮出现的时间,早中晚吃饭的时间,有意识的告诉孩子,增强他对时间的敏感度。
3.教孩子认识时间,培养时间观念。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与认识,了解过去的时间无法回来;可以日常帮助孩子回忆昨天,今天,明天我们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事情;逐步教孩子认识时钟体会什么时间吃饭,睡觉,看书,对作息时间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与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段;通过日常的一些亲子游戏玩耍等时间帮助孩子了解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可以做多少事情,并且逐步培养时间的自律,如约定看多长时间的电视,玩儿多长时间的电子游戏。
4.让孩子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可以多跟孩子讲讲现在是什么时间,现在的时间需要做什么。逐渐培养孩子分配时间的能力,并且不断练习,学会舍弃,区分一下事情的轻重缓急,帮助孩子。比如老师要求交的作业,一星期之内完成,现在的时间就要马上吃饭,这时候就需要孩子放下手中的作业,立刻去吃饭,吃完饭之后再接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5.采用限制时间的方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比如晚上的8点半为睡前看书的时间,接近这个时间的时候就要提醒孩子。尽快洗漱,收拾玩具,然后上床看书。
实际操作方案
1.让孩子自己选一个闹钟,增强对时间的参与度。帮助孩子学习闹钟的基本知识,学会认识钟表和时间。
2.日常生活中经常互动提问,猜猜现在是什么时间,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具体时间应该做什么事。
3.倒计时,选择一件事情估算时间,然后和孩子约定好,并且不断的提醒孩子。个人体会这一条尤其在孩子去游乐场玩耍的时候特别重要。
归纳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比较重要的三点。第一,父母的榜样作用。第二,帮助孩子认识体会时间,了解时间。第三,不断的帮助孩子,直到他可以分配自己的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有关于时间的小游戏,或者出门旅行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其中,规划旅行的日程与时间。
这里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实际应用的案例,
起床和晚睡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孩子们有时候玩到兴头上,就会要求一直玩,不肯睡觉。首先父母要与孩子的生物钟一致,要想让孩子早睡早起,首先自己要做到。曾经在头开始阅读绘本的初期,我们家的小朋友会一直要求看书,可能就忘记时间的存在了,一连看上几个小时,到了后期她逐渐爱上阅读的时候,我会与她约定,具体看基本看多少本,当时针指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就要睡觉。当然,孩子也有要求,多看一会儿,多玩一会儿的要求。这时候就要帮助他立下规定,晚多久让孩子自己提出时间在允许的时间范围以内,定个闹钟或计时器,准时执行。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早睡早起睡觉是需要陪伴的,也主要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更早的入睡,并且可以给予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其实我觉得父母这个角色,需要让孩子感觉有一点点怕你,但是又知道他爸妈这么做是为了他好,这样的目的就达到了。
出门和上学
这个是第二号普遍头疼的问题,每当要出门的时间快到的时候不是饭没有吃完,就是在拖拖拉拉收拾东西,或者非要找自己的某一样玩具。首先催促孩子的同时,我们要迅速的收拾完毕,准备出门,还是要榜样作用。头开始我和大部分家长一样,就是催催催。这样有效果吗?有一点效果,但是时间长的话是会有非常大的副作用,副作用就是依赖和逆反。
在我们家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初期,我就是采取催催催的战略,催到最后往往孩子卡着点来到幼儿园,自己因为忙着帮孩子早饭没吃好,匆匆忙忙粗枝大叶的就出门了,有时甚至会失控发火,孩子这时候就很有意思了,你越发火,她就说我不去幼儿园,然后扭头钻到自己的房间里玩玩具,你这时候就更着急了,这其实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插一句题外话,逆反心理我觉得很重要,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父母要巧妙的利用逆反心理帮助孩子,达到预设的目标以及形成好习惯。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家麻利迅速的小姑娘也步入了磨蹭的行列,每天上幼儿园就在催催催和我的狂吼中进行,后来综合她的表现,我改变战略不催了。
列举一天,早上8点我收拾完毕后,开始叫醒琪琪,并睁开眼。
琪琪:妈妈,我还想再睡一会儿。
我:你是不是很困呀,没睡醒,你自己决定吧,但是妈妈提醒你今天要上幼儿园,现在是8:05分,8:40,我们要准时出发去上学。爸爸买了早餐在外面,妈妈先去吃。
琪琪:好的
然后我就去外面吃早餐了,没一会儿就听见小脚步声,哒哒哒得走出来,并且还有本事的把自己的尿不湿脱了。又没穿拖鞋,忍住。
我:琪琪,我们去把拖鞋穿上,开始刷牙洗脸吧。
琪琪:好的。
然后就开始刷牙洗脸,虽然动作缓慢,还开了几句玩笑。但是好歹自己独立的完成了这两项工作。
然后选择了自己想吃的早餐与水果开始吃,吃完之后。
琪琪:我吃完了,咱们去幼儿园吧。
结果竟然比我催促下还快了几分钟,也没有迟到,我不禁感慨,我催啥催呀。再也不催了。其实孩子们都很会察言观色,我也确信学龄前的儿童知道他要做的事情,从此我们家上幼儿园,再也没有催过她,虽然偶尔会撒娇让我帮助她,但基本没有出现过拖拉的情况,奇迹般的没有迟到过一次。
写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不由得感慨一下。一开始有宝宝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小天使,小可爱。等真正一个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不仅是吃穿住行,更要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初级阶段,走好每一步,而初级阶段的每一步都不可逆。真正的爱适于孩子不乖的那一刻,优质的亲子关系是两个独立而优秀的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陪伴他,但不必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生活导师和精神领袖,我们因爱相遇,由爱成长,任何时候请帮助孩子,让他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