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中岛哲也2006年拍的一部经典电影,时至今日十年有余,而热度不减,知乎上讨论140多条。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很多事情想不明白,反复看了几遍,又陆续看了一些评论,好像逐渐琢磨出来一些道理。
1. 疑惑:为什么会替学生背锅?
松子本来安分守己地做着一名中学老师,在带学生进行游学活动中,一个学生偷了旅店老板的钱,被告到了教务主任那里。教务主任要求松子马上找到学生退回钱款。
这本来是极普通的一件事,是教师生涯中可能遇到的千百万挠头事中的一件小事儿。而松子却非常紧张,她既羞愧自己班上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又思虑半天如何措辞不致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当她诚恳耐心地为学生找了一堆理由,婉转地提出是不是他偷了旅店老板的钱时,却被熊孩子一把推倒在地上,理直气壮地坚决予以否认。
这可怎么办呢?松子的内心戏开始活跃起来。旅店老板逼得紧,教务主任威严苛责,熊孩子完全不当一回事。可怜的松子竟然想到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以为自己把钱还上就万事大吉。
而松子也没有这么多钱。情急之下,她竟然又给自己洗脑,偷“借”同宿舍老师的钱,以为日后再还回来就没有问题了。
当她向旅店老板承认偷窃这件事时,恰巧又被教务主任撞上。本以为向教务主任解释她是从爱护学生的角度采取的非常之举,就可以得到领导理解。没想到教务主任居然藉此对她袭胸,而且把这么猥琐的要求说得大义凛然。
事情自此一步一步急转直下,松子从一个旁观者一步步被卷进了风暴的漩涡之中,以致最后事件发展到完全不可控,开启了她令人叹息的悲催的一生。
2. 替学生背锅,是命运的偶然还是必然?
从事情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一步紧跟一步,松子完全是凭着直觉来处理问题。在我们看来荒唐至极的背锅事件,松子竟然全程条件反射般地自然怦发。
或许在松子的眼中,她负责的班级出了问题,就是她的责任:旅店老板生气,她有责任解决;教务主任发怒,她有责任安抚。在咆哮的人们面前,她退缩回幼年时期那个孤零零的小孩儿,她极力去理解他们,承接他们糟糕的情绪和一切可怕的后果,一退再退,模糊了边界,忘记了权利。
对于从小缺爱的松子来说,严厉的父亲、孱弱的妹妹、冷漠的家庭氛围使她从小擅于察言观色,格外珍惜人们的认同,一直努力活在迎合、讨好地生存模式之中。哪怕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如旅店老板,他的心情好坏也会让松子产生惶恐不安的情绪起伏。
惶恐激发起松子童年的记忆,也激起她极力逃避无法面对地内心痛苦。当旅店老板、教务主任,甚至小她十几岁的学生冲她吼叫、撒谎时,她却居然无力发声……此时,面对他们的不是成年以后的漂亮可爱的松子,而是那个弱小的不被关注的孤零零的小女孩。
死寂比风暴更可怕,小女孩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孤独的世界中。自小她扮小丑取悦父亲的经历使她再一次把一系列荒唐事揽到自己身上来乞求大家不要抛弃她,否定她,转而接纳她。
可这次,博大家哑然一笑显然解决不了问题,本能的应激反应毁了她的一生。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在必然的性格左右下,把她抛入了更大的命运漩涡。
3. 怎么转运?
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团体中,谁没有委屈求全的时候呢,谁没有因为一次心软带来一系列麻烦的遭遇呢。只是我们或许未像松子这么内心软弱,对手也或许没有那么邪恶不堪。
松子们要改变命运,首先就要划清“我”和“他”的边界。无论这个“他”关系远近——父亲、领导、朋友、学生、陌生人……也无论“他”样子软弱、暴躁、威严、可怜……更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原因理由,松子们都应毫不犹豫的坚守这个边界,不替他人的情绪、行为买单。
如果你有心理能量,能够承受他人着急、发脾气或者哭泣的样子,你可以平静而温和地陪伴他一段时间。否则,尽快抽身未尝不是一剂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