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也许你并不理财,但可能你也听说过比特币,或者身边有人炒过股票。
高风险投资市场上,永远是少数人获益,大多数人赔钱。那些失败的投机客里面会特别呈现出一个常见的思维模式盲区。
不仅体现在理财中,其实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能会碰到下面谈到的这个问题。即使你不了解比特币和股票也能看得明白。
我把它叫做思维的“隧道效应”,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其中,越走越深,还会钻牛角尖。
2.
就在不久前,1月上旬,比特币这种电子货币的价格迅速上涨,突破了8000元,最高价格冲到了8895元人民币。
去年年底时,比特币价格还不是这么高,在4000-5000元间,然后开始短时间内快速向上冲,看到这个行情的人都会心动。
尤其是那些以前听说过比特币暴富故事、还多多少少知道点宏观经济大环境能影响金融市场的人最容易心动。
头脑中有了一点认知的人最可怕,他们会轻视这个市场的复杂性。
去年下半年,在媒体和微博、朋友圈上,关心经济和理财的人大多会看到这样一种观点和预期:人民币会贬值,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也会贬值。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去保值,不让自己的财产缩水?有钱的买房,没钱的可以买点黄金和外汇。现金存在家里面最吃亏。
当黄金价格下跌,央行开始限制换汇数额的时候,作为普通一员,我都会觉得中国外汇流失严重了,央行没有外汇了。以前网上说的种种预期是真的了。
我也不会仔细去研究,但是我会把这些平时看到的碎片串在一起,得出一个自己愿意相信的结论。思维上的风险就潜伏于此。
别人同样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人行动力更强一点,脑子更活分一点,他们想到,可以利用这波政策影响在比特币上赚点钱。
所以说,得了解一点比特币知识的人才会想到比特币,对它开始上涨有所心动,才可能进入自己忽悠自己的局中。
比特币受青睐的特殊性在于,它可以通过交易换成美元,绕过银行来实现换外汇的目的。用人民币买比特币,再卖出美元价格。比特币不属于任何一国政府,全球范围内都可以交易。
这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是单纯换成美元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风险,而有的人则是利用上涨来赚钱,用人民币买还用人民币卖,也就是短期投机。
很多证据似乎都显得很牢固,指向这波趋势会涨上去。一个人在1月份时间点上,他会想我及时进去买肯定能再涨一涨,我只要不贪,过几天卖掉就能赚一些。
投资市场上永远是恐惧与贪婪的较量。
他们笃定这是一波上涨的行情,基于前面说的那几个变化因素的判断。也许,有些新闯入者脑中只知道大家会用比特币换汇转移资金,可以用这个机会赚点零花钱。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会有政策风险以及研究过比特币是不是个骗局。
所以说,半瓶子醋晃悠最可怕。他们知道了一个点,这一点如野火般点燃了他们的野心。而客观的行情也确实一直在涨,更加加大了他们的自信心。
普通人很难战胜自己的贪婪。放着大好的上涨行情,怎么可能让我今天买了明天就卖?怎么可能到7000就卖,到8000就卖,它还可能突破一万呢。
他们走进了隧道,思维模式开始呈现隧道效应。远处是亮光,很美好,周围却都是黑的盲目的,啥也看不到。我就往前继续走吧,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
3.
一开始有个一知半解,让他们能够发现可能是机会的苗头。但又不全面了解,对于风险的防范不到位。说白了是没经历过最坏的,也就是大萧条,也没系统学过前人的教训,对市场并没有深入研究过。
这种条件下,他们会特别相信自己看到的苗头,自己分析出的结论,觉得自己得出了洞见,是致胜的大招。用“敝帚自珍”这个词说会很形象,其实全部事件结束后复盘,那些推理根据也正确,但这之外还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着价格,他们或者客观上偷懒不去研究学习,或者主观上看到了也不愿意相信。他们就要沿着自己拼凑起来的推理,一条隧道走到头。他们还会用行情来证明自己的判断,不断说服自己,“看,确实在涨,我的判断没错。”
是没错,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模型中根本没有考虑其他影响因素,随时可能就被颠覆了。
1月中旬,央行出台了监管政策,结果比特币价格暴跌,今天它的价格是6000多元了,很多在最高点附近买入的都套牢了。新手投机败在了自己不全面了解市场这个复杂系统上。
监管这个能预料到吗?不同人会不一样,也许他们能预料到,也许一些新手根本就没想到监管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比特币这一波行情非常典型地说明了思考中的“隧道效应”。
股市上也如此,买基金的也是这样,最近那一拨股票上涨的行情,也扰乱了很多人正常生活。别人都买,我也要买,由此而入市。
可是对股票市场的研究,这些初入门的人都是在交学费。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地了解股市本身,以及大环境各种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二把刀们”就盲目地相信行情一直会上涨,由此被套住了。
市场真的这么简单吗?
怎么可能呢?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要像个学习机器一样,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来研究市场,每天看财报和财经新闻,与人交谈。普通人就凭借一点自认为独到的判断就敢上,其实贪婪前面都是与自大紧密绑定的。
这还都是纯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比特币这个市场的特点是,大庄家还能够拉行情来影响价格,大玩家的行动会轻易影响市场定价,做出一个走势的局来。因为全球比特币总量是一定的,如果交易量少,那么我的定价就是市场的参考价了,它就不是一个充分竞争,大量买方和大量卖方达成的市场供需平衡的价格。在股市里,庄家某种程度在一些股票上也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能做局的市场,就更难推测了。你怎么能猜到庄家那个老板什么时候出手呢?是有内幕消息,但所谓的内幕消息也都成为钓鱼做局的诱饵。
在只了解点皮毛的情况下就相信自己就敢上,那就只能等着交学费了。
没办法,人都会有这样的思维局限。我们都是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中成长的。这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因素掺杂在一起的思维盲区。没有眼界、视野、没见过世面,我们就会局限在自己的那个小推理区域内,再被自信、贪婪推动着,就容易在局里面不自知。
学费交了后,时间花费了,学习了,自然下回更重视让自己吃亏的因素。劝自己不要那么贪婪,监管会像达摩克里斯之剑那样悬在头上,随时掉落下来,喝点汤就可以了,肉就不期待了。
4.
其实在投资之外,我们日常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思维上的“隧道效应”,被忽悠。
老年人在被忽悠买健康仪器、保健品甚至没任何用处的东西上,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这样的思维盲区。销售员勾出他们脑中那一些健康保健观点,老人也重视这个,也认同这个,只不过是并不全面,然后销售不断探测他们的需求,抓住一点往极端里说。就像“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你跺你也麻”这样。当他们买回家被子女一说,才发现这玩意没那么好。但如果你一开始就不信,确定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听后面的信息是不会被忽悠买下的。
我们上网,也经常会就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在一些专业领域里争论,自己秉持的可能就是很片面和局限的观点。辩论的意气之争让人看不到对方身上的可取之处。而看文章,也可能进入像比特币那种局一样,我们都觉得有道理,比如强调努力或者运气导致成功的文章,设计好的,都能讲得很精彩,而且让你认同。但是我们自己是否建立起一个相对全面的知识框架,以批判性思维看作者观点,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差异之处了。
敬畏专业、敬畏市场、敬畏常识,需要把这些放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在思维中全面考虑,才可能躲过这个世界上的那么多忽悠。很多人是有备而来,他们还琢磨过人性,设计一套用贪婪和恐惧组成的机制来收割学费。我们与作者不对等,与庄家不对等,与销售不对等,我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为专家与入门者也不对等。
有趣的是,发生思维隧道效应的人,往往还会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沉没成本,继续维护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不肯改,不肯学。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没错。面子让他不肯承认错误,更加钻牛角尖了,把所有的不符合自己判断的都当成意外,当成黑天鹅事件。
不过这个时代也是个黑天鹅频出的时代,英国脱欧了,特朗普当选了,中国开始捍卫全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普通一员,更得关注不确定性,以及建立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下的决策思维了。
5.
怎样避免思维的隧道效应,跳出来俯瞰全局呢?
除了上面所说,敬畏之心、全面学习了解、审慎进入、批判性思维之外,还有一个次优的方法。
网上有一些用真实行情来练习炒股的软件,比特币市场也如此,可以用这样的模拟环境来学习投资。不过不是用真金白银,感受还会隔一层,不是自己的肉掉了不会疼。但耐着心把基本技能还是能学会。
也可以再进一步,投非常少量的钱,在可以承受的损失范围内,进行实战学习,忍住不着急放大金额,体会技能和自己人性中的贪婪,在思维上给自己一道道建立防火墙。
之所以说是次优,是因为毕竟还有人性之阻碍,1000元实战学习的损失与10万的实战损失必然不同,心理破坏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人性的考验也是不同的。
但低成本试错,做好交学费的心理准备,打个有学习和失败准备的仗,这个境界已经不同于走进“隧道效应”中的曾经的我们了。
作者微信公号:北极光阅读(kanbeijiguang),希望帮助年轻朋友通过阅读和个人成长,找到自己的北方,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