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抽刀断水 水更流

抽刀断水  水更流

(本期故事主角:彭铭颖、张子皓、郑景之等大组长)

一进教室,我立刻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

彭铭颖、张子皓、郑景之等几位大组长急哄哄地跑来,“老师,怎么办,怎么办,流动日记流不动了?”

看着个个急得面红耳赤焦灼的孩子,我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心疼是为难了这些孩子,让初出茅庐的他们来处理突发事件,欣慰的是这些孩子个个都那么负责任,无论心性还是学识正在茁壮成长。

因为学校“两次”运动会,我的整个教学进度和班级的流动日记都受到影响,特别是把流动日记的有序流动切为几截,飞来横刀啊!

有些没有参加运动会的同学是可以不来学校的,那就不能按部就班交接日记本,流程像被一刀切成几段了,总不能跑到同学家里去交接流动日记,怎么办呢?

各组长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最后,我们互相交换了意见,决定让有些同学提前在课间写;有些同学在运动会期间先写在自己的日记上,认真修改,然后下周回来再安排空余时间,抄到流动日记本上。

总算化险为夷,组长们慢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各自回组里协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师,我们组还有一位问题——邵俊伟就要回来,怎么办了。”张子皓问我。

“果然又是一刀”我想。邵俊伟因病请假,半个学期都没回来了,学习成绩和状态都会大打折扣。现在突然回归,多了一个同学,让日记的流程突然有了变异。

商量后,我们决定一个择优写作的方案,就是选择两个习作学困生轮流写作,或者择优写作,就是看谁的表现好,谁的日记写得认真,就选谁来完成流动日记,而没有机会写流动日记的同学则好好学习别人的佳作,并贡献10颗星出来奖励另外一个同学。

这样一方面减少习作学困生的写作数量,更多的时间提高质量,一方面通过互相激励,让他们写作的压力化为动力。这次就先暂时安排陈柯和邵俊伟两位同学择优写作。

陈柯是张子皓组里最让我们头疼的组员,每次轮到他这里,就漩涡顿起,迟迟无法流到下一位同学手上,好几次,张子皓被他急得捶胸顿足,甚至恨铁不成钢,急哭了。

总算有惊无险,安然过渡,张子皓大组长舒了一口气。

抽刀断水,水更流。

但是,我心中还是隐隐担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故事】抽刀断水 水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