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的政务云该怎么建,也许这家厂商有绝对优势

640?wx_fmt=gif

 

上次写完《政务云一个真实的案例》之后,后台有不少读者留言,大概是说文章阐述了政务云市场真实的一面。本篇继续沿着这个思路,探讨一下云计算厂商在其中的位置。

还是从政务云本身说起。


政府是第一推动力


政务云为什么这么热,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推动力。


首先是政策的影响。比如在今年2018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在政府的影响之下,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的举措。知名的如浙江,提出以“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为引领,不断深化全省统一架构、五级联动的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形成了全省事项清单统一发布、网上服务一站汇聚、数据资源集中共享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而像宁夏自治区也提出了 “网上办一批、快递送一批、代办制一批”要求,提出6月底前将实现80%的政务服务事项可不见面办理,不见面事项网上办件量比例不低于10%等。


大热的政务云该怎么建,也许这家厂商有绝对优势_第1张图片


同时,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政务云的优点太多了。它能改变过去“烟囱林立”的状态,从三个层面整合:IT基础设备、应用和数据,最终构建一个自下而上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统一平台;有了这样的架构之后,无论从建设、采购、维护和运营、甚至是安全,都可以减轻政府的IT的压力和成本,精简人员,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恐怕是改变政府的思路,从自建到租用再到“享受服务”。


由此可见,政务云大热的背后真正推动力是政府自身的改革动力,最终受益的是我们普通市民。


来自云厂商的热情推动


当然,这也离不开云计算厂商的推动力。在最近一两年,云计算1.0转向2.0时代,厂商开始下沉到各行各业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务云领域。尽管从经营角度来说,存在付款周期长、流程慢,有特殊的行业需求、对细节要求高等问题;一旦云服务商拿下了某个区域的政务云项目,意味着拿到一张入场券,可以发挥“马太效益”,说不定还能扩展到其他省市区域中,市场前景可观。


在这种刺激下,各大厂商均进入这个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并不是每一家厂商都能进入。


首先是需要技术实力,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开发、运营和管理的实力,还有解决问题的实力,研究新技术、安全的实力等。现在政务云承载的系统越来越关键,涉及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安全,厂商必须拥有自主可控和行业领先的技术。靠拼凑别人的技术盖不出高楼大厦。


其次,就是具有运维的实力。这其实是说,云计算厂商接到项目之后,没有对业务的理解能力,不懂行业需求,没有经验,很难持续运营,做到精细化管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现在政务云已经跨过了兜售硬件、建基础设施的阶段,而是要求能在云上实现政务创新,不能只是推到一个烟囱再竖起另一个烟囱。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法论和用户思维去重构政务体系变得非常重要。


要不要OpenStack?


这里还有一个貌似不是技术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采用OpenStack?这几年OpenStack太火了,依托这个开源项目衍生出各类创新类公司。OpenStack的优势也不用多说,充分给予用户自由度,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技术的可选择性很大;有开源社区和基金会的推动力,已经成云计算领域参与公数最多的开源项目了,的确降低了云计算的门槛。


但是,OpenStack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架构越来越庞大,分支变得复杂;参与公司也越来越多,均在利用各种机会左右开源项目的走向;只提供基础的云服务组件, 无法支撑起地大物博人多的政府复杂业务,节点规模上几百台后极易出现问题。


这意味着,政务云这类大项目一旦采用OpenStack这种平台,有可能就陷入了“技术陷阱”,要有自己的一支队伍(养人);要验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做到平衡);万一最新迭代的某个组件不再支持过去的某个版本,那就意味着正在运营的OpenStack平台成为“闭源”,成为自家独有的分支版本,技术只有自己摸索了。


大热的政务云该怎么建,也许这家厂商有绝对优势_第2张图片


现实也确实如此。现在传统IT厂商为解决开源版本不支持大规模、可运维性差、不能升级等问题,纷纷定制自己的私有OpenStack产品,这些私有的OpenStack版本整体平台不具备可替代性。


并不是说OpenStack不好,而是说要分不同的场景。对于政务云这种项目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加上运维、人员成本、投资和技术实力、以及日后的扩展性等综合因素来看,并不太适合当前的环境。这样解释了为何Intel, HPE, Mirantis等国外大厂陆续退出openstack阵营。


阿里云做法看一下?


这里说一下阿里云。如果从市场角度来说,阿里云打出“只有两朵云”的口号的确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这个单纯看作市场行为罢了。如果要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哪家厂商能够长期降低成本、又具有大规模并发在线的经验、还能懂行业需求,可长期运维、安全,解决问题,提高效率,这才是最好的。


从当前优势看,阿里云是跑得最快的一个。无论从实施角度看资金情况、技术实力、经验和行业理解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最强的还是技术实力,尤其是现在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是如此。


举几个案例。比如,阿里云支撑浙江政务云建设,在政务领域复用了“数据中台”的模式:针对省级与群众办事最密切的100个事项,按照统一标准,将70多亿条数据汇入统一的数据仓,实现共通共享共用。


而宁夏则构建了政务云,承载了政务云、社保云、民政云、卫生云、旅游云、教育云、商务云和家居云“八朵云”,以及全区各级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和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自治区信息化服务水平。这背后则是阿里云的提供基础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服务,为搭建起互联互通的数据流通、统一的政务民生服务网络提供底层技术支持。截止目前,阿里云上的宁夏政府单位已包含140多家厅局委办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上云系统达290多个,覆盖了整个自治区80%的厅局单位和20%的地市、县级单位。


除此之外,江苏一张网、云上贵州、人社部、海淀税务局、中国气象局、国税总局、浙江互联网法院等也都在采用阿里政务云的力量。


看阿里云的打法,是构建新型的政务云架构,这就是特有的 “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打法:整合产品技术和数据能力,构建强大的中台,让前台变得足够小,核心能力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业务和数据中台。结束了不断的重复建设,对10%的差异,只建设10%甚至更少的新系统。


在这个基础之上,阿里云拓展生态圈,联合各类服务商共同为政府部门不同的应用服务,这也是优势之一。否则,只搭建了云平台,如何应用则是一个大问题。


总结看,从政务云市场来看,阿里云目前阶段具有领先优势,在一些项目中除了体现出技术、成本和运维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理念的优势。像阿里云的互联网业务中台、数据中台、ET大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互联网的思想和实践方法论,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政务创新的问题,这是传统IT的基因所做不到的。


640?wx_fmt=jpeg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热的政务云该怎么建,也许这家厂商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