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其实这一篇也借鉴了很多其他博主的文章。
写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在于解析功能和报文、对Dnp3这个协议并不会做很多介绍。
那我们就开始吧
上图则为dnp3协议整体的报文模型(点击红框部分可以直接跳转至应用层的hex流)
Dnp3协议 一共分为三层 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
Dnp3看似很臃肿、但是他的报文格式倒是很简洁。
Dnp3 协议并没有对特定的功能做特定的结构、而它的结构基本都可以共用
Dnp3 真正决定功能的功能码处于应用层、其他层的功能码只能算是一个大体的范围
接下来 还是从Wireshark 解析的报文进行出发
read功能
发包
我分部分介绍吧
下图为链路层
Start Bytes byte[0][1] 05 64 为数据开始的字节 固定为0x0564就可以
Length byte[2] 14为长度、Dnp3的长度计算有一些独特、 它包括链路报文头中的5个字节,超出5个字节的部分为传输层报文的长度,也就是说,链路层报文长度计数中不含CRC校验码字节。链路层报文长度的最小值为5,最大值为255。一条DNP链路层报文的最短长度为链路报文头的长度:10个字节。一条DNP链路层报文的最大长度为10+(250/16)×18+(250+2)=292字节
Control byte[3] c4 链路控制字节
第一位为 表明发送的方向
第二位为 表示发送的设备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
第三位为 如果是请求则为纠错,如果是回应则为保留位
第四位为 这一位是说明第三位是否有效、在图上为0则为Frame count bit(意译为计数但实为纠错)未开启。
后四位为 功能码(这个功能码则是规定了大体的方向,更像是包的类型)
对于主设备来说
0,链路重置
1,进程重置
3,请求发送数据
4,直接发送数据
9,查询当前链路的状态
对于从设备来说
0,同意
1,拒绝
11,回应当前链路状态
Destination byte[4][5] 00 04 目标的地址
Source byte[6][7] 01 00 源地址
Checksum byte[8]byte[9] e9 b6 为校验码、DNP3用的是Crc算法
到这里整个链路层已经介绍完毕了、后续的其他功能的链路层也都是一致的。
下图为传输层
很简单…只有一个字节
第一位是final,标识是否为最后一个包
第二位是first,标识是否为最后一个包
后六位为seq,表明当前是第几个包
Data chunks 与 [1 DNP 3.0 AL Fragment 14(bytes): #17(14)]
这些就不用去研究它、它所包含的字节是应用层的。只不过是Wireshark把它解析出了一栏(我并不能说是Wireshark解析错误还是别有用意但是这些不重要、不用在意这两块就对了)
下图为应用层
Control byte[0] c1 这里一共是八个位
第一位为 表明是否为第一个
第二位为 表明是否为最后一个
第三位为 表明是否需要回复,图中即表示不需要回复
第四位为 表明是否为主动提出的
后四位为 为队列号,这里的设计和上面传输层的类似
Function Code byte[1] 01 这里就是控制功能的具体方向、若是读则01 若是写则02(也有其他类型的功能码)
那接下来看Read Request这个结构体内的数据
这个结构体内的数据还是共处于应用层结构之内
这一块的意思也就是为 要去读取什么(限制对象读取什么)
Object byte[2] (这里是Wireshark解析有些问题、obj和var解析到一块了实际是为分开的) 3c 这里表达的意思为 要读取的数据的基本类型
Object byte[3] 02 进一步说明数据的类型,比如是模拟的话,那你是32位还是64位 (有一份表格说明类这些数据类型,请搜附录一 数据类型)
Qualifier field byte[4] 06 为限定词
第一位为 保留,wireshark同样没有给出解析信息
第三位为 限定码,这个不太好理解,简单点说是表明一个数据对象的索引的字节数
后四位为 也就是指定的范围的意思,图中6即为读取所需类型的全部数据。往后就是最后的对象了,这个包中并没有。
回包
还是分层吧 这一层与发包是一样的 为链路层 所回应hex字节类型也都是一样
传输层的结构也是一样
应用层会有一些少许的不同
Control byte[0] c1 这里一共是八个位
第一位为 表明是否为第一个
第二位为 表明是否为最后一个
第三位为 表明是否需要回复,图中即表示不需要回复
第四位为 表明是否为主动提出的
后四位为 为队列号,这里的设计和上面传输层的类似与发包是一样的
Function code byte[1] 81 功能码 这里就是代表回应的意思
Internal byte[2]byte[3] 00 00 可以看到这个很杂乱,其实也只是表明的是从设备的“状态”问题,包括像是设备是否重启、设备是否有问题、时间同步等等,这里就不在一一说明了。
但是细心的就就可以发现、dnp3整体的报文最后是包含了60 e6 这两个字节,但是在Wireshark 解析中 并没有解析到 那么这两位是干什么的呢。我也查了很多资料也对这最后两位并没有确切的解释、姑且认为他只是dnp3携带的数据元素吧。
Write
发包
整体来看 链路层和传出层都是一致的还是依旧说应用这一层吧。
Control byte[0] c0 这里一共是八个位
第一位为 表明是否为第一个
第二位为 表明是否为最后一个
第三位为 表明是否需要回复,图中即表示不需要回复
第四位为 表明是否为主动提出的
后四位为 为队列号,这里的设计和上面传输层的类似
Function code byte[1] 02 功能码 这里所代表的意思的就写了
接下来就是Write Request 这个结构体内的数据
Object byte[2] (这里是Wireshark解析有些问题、obj和var解析到一块了实际是为分开的,而且也没有给他确切的字段名) 50 这里表达的意思为 要读取的数据的基本类型
Object byte[3] 01 进一步说明数据的类型,比如是模拟的话,那你是32位还是64位
Qualifier field byte[4] 00
第一位为 保留,wireshark同样没有给出解析信息(而且解析到了一起)
第三位为 限定码,这个不太好理解,简单点说是表明一个数据对象的索引的字节数
后四位为 也就是指定的范围的意思
接着往下 number of items这个结构体内
Start byte[5] 07 如子译一样 只是为要写的项目的开始位置
Stop byte[6] 07 在哪里停
Proint number 7 这个结构体
这个结构体也很明了 7号设备是否重启,那么它的值为00 就是不重启。。
回包
与之前的都一样= = 其实这个dnp3协议它的报文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
剩下的就不在累述了,基本上你能看懂一个报文,其他的也都可以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