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gmatic Programmer》读后感(一):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破窗户?

    终于买到了这个享誉盛名的《程序员修炼之道》。自从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时并草草浏览了其中一些章节之后,一直都盼望着能够买到这本书并好好阅读一番。而今,终于可以开始好好品尝了,心里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这几天,初步看完成了第一章“注重实效的哲学”,看完之后,“破窗户”这个名词一直在脑海中打转。仔细回想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开发历程,原来“破窗户”竟是如此普遍地存在着。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目睹了一个同事写的代码。一个方法竟然有1000多行,更突出的是,在这个大方法中,所要实现的功能或所要完成的职责竟是多不胜数,方法之间的相互调用、UI处理逻辑与业务处理逻辑的相互渗透等等,简直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了。于是,笔者友好地向这位同事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而同事却回答说,这部分所要实现大功能的代码原本是从其他系统移植过来的,为了方便,与之相关的新处理逻辑的增加或是修改都直接在上面处理了;虽然自己也不是很赞同现有的处理方式或代码风格,但限于现有的代码结构,所以最终也就照着前人之路继续开发了。

    其实,笔者打从心底不赞同这位同事的说法,至少这样的做法不是一个程序员所应该做的。但同时也知道这位同事的无奈,因此这建议也就罢了。然而,在目睹过这一情形之后,笔者在每每写代码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这种情形,写代码自然也更加不敢肆意妄为了。

    今天想来,这种情形真真就是一个大大的“破窗户”,这个“破窗户”是谁造成的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后续开发者或维护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这些“破窗户”的存在,才造成了后面不可收拾的糟糕局面。

    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编写的代码,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破窗户”,有些可能已经被发觉,而有些则可能隐藏了许久都未曾被发觉。但至少笔者在努力做这样一件事,一旦发现“破窗户”,将立即着手进行修补改造工作,而若来不及修补改造,则会对该“破窗户”加上标记,以待日后修补改造。

    很多时候,“破窗户”都是不经意间造成的,或是工作的疏忽,或是经验的不足,等等。但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要容忍“破窗户”。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更加清晰、更加整洁、更加优美的代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悟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