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开始学投资(八)

小白开始学投资(八)_第1张图片
经济学有多难?

学投资哪能不知道经济学,上次我也在价值投资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中提到过,要想了解经济周期,投资活动能够顺势而为,经济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简单来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资源如何最优配置的学问,当然这是非官方解释,官方解释清自行百度。

其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理性人假设,只是一个假设,但是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个假设就是假设每个人都按照效用最大化进行选择,并由此建立效用函数模型,设定约束条件,计算出极值,找到最优解。这里就有个问题,每个人的效用是不同的,所谓效用是个比较主观的评价,比如你让马云吃五个白馒头和让乞丐吃五个白馒头所产生的满足感是不同的,前者可能撑死,后者可能觉得不够。

虽然每个人评价效用不同,但所作出的决定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大的满足,这就是理性人假设。

当市场中的所有个体效用都达到最优,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在十八大报告中,有段重要讲话就是“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之前是“基础性作用”,这就是由众多的实践和理论所总结出来的结论。

说完了效用,那就必然要提起成本。在生活中见得比较多的就是会计成本,比如我经营一家火锅店,今天销售了十个火锅,这十个火锅的火锅料、火锅底料、燃气等就构成了成本,这是会计成本。

在经济学里比较重要的几个成本分别是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成本就成本,还加个边际,那是什么鬼。

在经济学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边际,打个比方,我现在很饿,吃了一个馒头,满足感为10,再吃一个馒头满足感为13,增加的第二个馒头,带来的边际效用为为3,标记效用可以为正数,可以是0,也可以是负数,再接着刚才那个例子,我吃到第5个馒头,吃吐了,那不就负了嘛。


小白开始学投资(八)_第2张图片
边际效用递减

上张图一个是可以看出单位投入的增加带来的效用有多少,另一方面就可以看出这个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边际的变化会反映出一个趋势。

那边际成本又是神马?对传统行业而言,成本是随着生产往上涨的,比如刚才那个例子,我卖出十个火锅是十个火锅的成本,卖出第十一个,这个成本也是会增加的,也就是说边际成本是固定甚至是往上涨的,因此现在的风投公司都不太愿意投传统行业,青睐互联网行业多些,为什么,因为互联网行业当达到一定的规模后,边际成本是往下降的,互联网行业初始投入成本很大,随后的扩张,成本基本会保持不变,并不会随着销售的增长而增长,顶多就是用户增加的时候扩大终端,因此在边际成本不变甚至是往下降的时候,收入是成倍的增长。

那机会成本呢?指的是放弃的所有选项中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选择,注意,是放弃的所有选项,比如我现在可以选择去看快乐大本营,放弃了知识整理写作,放弃了吃火锅,那么代表效用最高的只是整理写作就是机会成本,看快乐大本营或者吃火锅带来的都是即时的满足,而只是整理写作现在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以后我对知识成果有着依赖性,而不是对综艺节目或者火锅有依赖性,这样一看,这机会成本怪大的。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平均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参考。打个比方,如果美国加息,从0加到0.5%,那投资者从机会成本考虑,与其投资海外风险较高的项目,还不如回美国,因为此时,还在海外投资的话,放弃的收益不是0而是0.5%,成本有点高,那么有些资金就会回流。

对于机会成本用的比较好的是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在管理阿里投资决策的时候,就是用机会成本思想来思考问题,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可能会失去什么,但普通人通常会用会计成本的方式去思考,如果我做了这件事情失败了产生的损失,产生的成本是什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带来了很不一样的结果。

最后就是沉没成本了,指的是过去无效的投入不会作为下一个决策的变量,未来的理性决策是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与过去无关。最典型的应该就是股市中的例子,比如之前涨得特别火的贵州茅台,在四百左右的时候,很多人想入场但是没有入场,为什么,因为之前看的股价只有200,现在太高了,等回调,谁知道会一直涨,甚至逼近800的大关,把对未来的预测是基于过去的观察,而不是现状的分析,这损失也是没谁了。

这些就是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几个概念,其实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概念非常清晰明确,不像宏观有N多学派,绕得头晕,比较容易就可以学会,小白和大家一起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白开始学投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