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型教师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型教师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套用大师的这三句话,我认为“为师者”也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为工匠型教师;

第二种境界:把教书当成一份追求的事业,是为事业型教师;

第三种境界:把教书当成生命存在的态度,是为研究型教师;

工匠型教师,就是我们所说的教书匠,仅仅是把教书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每天按时上班下班,每月固定领工资。这部分人进入到教师这个行业的理由很多:可以是教师职业稳定,不必担心朝不保夕;可以是待遇不错,就算比上不足,至少比下有余,还旱涝保收;可以是假期悠长,一年三月的寒暑假足以让那些还在为“带薪年假”奋争的人眼睛喷火。不客气的讲,他们进入这个行列与志趣好恶无关,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事业型教师,我的理解就是传统意义所说的好老师,和教书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真心喜欢这份工作,把它当成一份事业来做。他们严谨守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他们可以为了备好一节课而彻夜不眠,可以为了上好一堂课而全力以赴,可以为了钻研一种更好的教法而孜孜不倦。这样的老师,领导喜欢,家长赞叹,学生拥戴,说句心里话,他们真的是好老师。可是,他们穷其一生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将书本上的知识搬进学生的头脑,他们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如何将前人累积的这座知识大山更有技巧的搬进学生的大脑,这与搬运工何异?充其量不过是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级搬运工而已。

他们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思考,独立的思考,并且告诉学生我是怎么思考的?他们忘了告诉学生:“课本的观点只是他人的思考,我们不是在传授终极真理,只是在向你们介绍他人是怎么思考的,你们需要知道他人是怎么思考的,但你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身体力行。这些事业型教师没有做的恰恰是研究型教师正在做的。

研究型教师,这是目前我能认识到的“为师”的最高境界,他们不为教而教,不为学而学,他们来到这里不关乎收入待遇、名誉地位,也不关乎爱岗敬业、仁义道德,所有的一切只关乎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生命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渡过?答案是把教和学看成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人生的态度,一种生命自由存在的状态。

他们对教材了然于胸却不拘泥于教材,热衷于倾听学界不同的声音;他们飘然居间侃侃而谈,从不以布道者的身份强施教化;他们凝神静听,在学生的异想天开中与其一同成长;他们终生学习乐不知返,信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们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柏拉图、苏格拉底、孔丘、朱熹,既是大教育家,也是大思想家。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型教师”直到此时,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