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自动化测试(四)——如何选型

总体选型原则

前面大体讲解了自动化测试如何入门、适用场景以及建设阶段划分等主题。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工具、框架和流程的选项原则。由于所经历的项目有限,不足之处,敬请不吝赐教。

选项的总体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可能有点抽象,怎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和入手?我觉得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产品的研发流程相吻合。

2.与团队的技术水平相匹配。

3.与资源的投入多寡相符合。

4.与公司的战略发展相一致。


如何选择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成多种分类。例如从收费角度,有商业的、免费的、开源的;从功能划分,有持续集成(如Jenkins,TeamCity等)、测试用例管理(如TestLink),缺陷管理(如JIRA,Bugzilla等),性能测试(如JMeter,LoadRunner等);从工具产权角度,有二次开发、自主研发、第三方开发等。

如果公司处于起步阶段,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可以采用免费开源的测试工具,技术水平可以的话,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如果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战略发展方向明确,资源投入充足,可以考虑二次开发或自主研发。这只是个人建议,不能盲目照搬,需要根据当前和长远发展综合考虑。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优劣之别。而且随着技术水平、公司规模、资金变化、人员变动等情况,需要适时作出调整。


如何选择测试框架

其实严格来说,测试框架也可以划入测试工具类,在此我单独提取出来讲,是为了突出其重要性。框架,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框框“和”架子“(解释的很土,对吧?呵呵)。但我认为这就是测试框架的本质。框架应该能够适用于多种产品、多种平台、多种编程语言、多种角色,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通用性、一致性、易用性等特点。若违背了这些特性,框架将会变成束缚测试人员的枷锁,不但不能带来效益,反而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测试框架的设计或选择,必须要慎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纵横(纵向为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横向为各个部门各个产品的差异等)、投入产出比等,因为框架牵涉面广,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后续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如鸡肋般纠结,用之不爽,弃之可惜。


现在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工具多如牛毛,令人眼花缭乱,但真正符合自己要求的确凤毛麟角。因此,自动化测试的选型,是一项十分痛苦的过程,需要不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然后让他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如何集成各系统

前面博文提到的各种管理系统(用例管理系统,机器管理系统,脚本管理系统,持续集成系统,缺陷管理系统等),我们都可根据自己公司、团队等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系统。选型必须慎重,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审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系统的搭配和集成,能够给测试管理(手工和自动化)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般都是以持续集成系统为核心,由它统领各个系统,构建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但能够相互协作的自动化测试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动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