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半的总结,思考与其他

 

  现在是二零一六年一月,一个月后我就要迎来大二下学期。我算了下,现在距高考结束已有1.6年,距我进入大学则过去了1.4年,按照“大学只有三年”这种观点,我的大学也过去了快一半了。

  愁。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我的心情,那就是“愁”。这种愁,可能还很有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之所以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回想过去这一年半,没有做以及没有做好的事情有很多,浪费了的时间也不少。要是让我重新走一遍,可能会在一些关卡上做出更好的决策。我把这种心情称之为“阳光般的遗憾”,毕竟没有遗憾的青春不可能存在。二是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经历了很多,思考的问题很多,要解决的事情也不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紧张与压力。还有一方面,可能就是这个年纪特有的迷茫与烦恼,有关学习与生活,有关事业与感情,有关梦想与远方。

  如果简单的想想上大学以来我都干了些什么事,我可能会很快得出一个结论——“浑浑噩噩”。大一上由于各种原因,心理状态出了些问题,最终的结果是没读多少书,课业成绩也只是惨淡,有三门课都是勉强及格,而那一学期光是感冒请的假加起来都快有三周了。如果说大一上有什么实质性收获,一是C++的学习,二是刷知乎带来的一些东西。高考完的暑假正式接触编程,从Python入门,后来世界观被C/C++的指针刷新了不少,应该说,明白指针的基本使用方式才是我踏入码农这条路的第一步,本来以为会挂的C++程序设计却出乎意料的拿到了90+。另外,当时我苦于不习惯大学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也有对北京水土不服的原因吧),闲暇时间经常泡在某些论坛上,现在看来虽很是浪费时间,但对于后来形成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视角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寒假好好休养了一阵子,心态调整了不少。我记得大一下开学前,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个是课业成绩的问题,不能再有科目低空飘过,专业课则要继续保持优势。第二个是关于身体健康的,从高中以来就一直吃着抵抗力稍差的亏,所以决定开春后赶紧锻炼,以前跑三圈就累得喘不过气来,到了夏天则有所改观。第三个则在于阅读方面。高三一直都幻想着进入大学后读很多书,但大一上完全没什么起色,买回来屯着的书倒是不少,读了的寥寥,于是就定了非虚构类好书一月两部的计划。这三个目标,应该说都基本完成了,但大一下最主要的事情却和这些无关,之前我从没想到她会闯入我的生活。从春天到冬天,整个2015年都和她彼此折磨着,到如今这一步,想起那个和我一起吹灭生日蛋糕的女孩,只能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奈何卿本佳人,我本痴顽,木石有缘而无份。和她闹翻后暑假便有了闲心去读书,资治通鉴看了十来卷,另外对宋史也开始感兴趣。暑假后期开始背单词,但也只坚持了两个月。秋天升入大二,就比较忙,开始混Stack,混Github,还读完了《国史大纲》这样的大部头。本来以为我们不会再有交集,谁料晚秋时节又纠缠在一起,更没料到元旦跨年夜又变成了孑然一身。秋天enroll了一门MOOC课,后来实在没时间,只好quit掉,这种半途而废的事情还是少干点好。至于儿女情长,也许只能随缘,唯一了然的是,我们一路走来留下了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无论是步入高三之后学业的起起落落,还是友情或爱情的纷纷扰扰,都让我更加相信那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前路漫漫,走便是了。

 

  上大学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现在虽然不能说已经知晓其真谛,但也有了些初步的认识。当时报志愿,一个很大的动机就是大学要来北上广见见世面,后来到了帝都,也的确获得了很多开阔眼界的机会。以前在新闻上看到央妈的大楼,总觉得金碧辉煌不可直视,去长安街观摩一圈,神圣感即刻荡然无存。

  高三开始,一个问题就在心里始终萦绕着。那就是,好的大学,或者说好的高等教育,撇开其科研和学术的目的不谈,仅就培养人才这一点,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再狭义一点的话,就是本科四年应该让学生得到怎样的成长。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认为大学应该给毕业生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那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现在我的看法应该说更为完善,本科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另外,本科教育应该培养年轻人的素质,无论是社会担当,道德操守,心理素质,还是人生意趣,都归属于这种素质之中。所以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弥漫着严谨勤恳的学风,同时又充满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应该提供优秀的教学,实验和图书馆资源,同时也配备相当的文娱体育设施;宿舍应该以二到四人间为宜,男女比例也不应过分失衡,另外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基调,在有的大学里,散步都可以撞见诺奖图灵奖获得者,这样的大学,又怎能不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中流砥柱式的人才呢?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是好于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之中,本科教育又好于研究生阶段。基础教育一直被人诟病,毕竟“应试”“高压”“僵化死板”“不够人性化”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缺点。但本科教育,其实本应担负起比中小学教育更高端更宏大的使命,却远远没有完成其任务。从我所在的大学,以及我中学同学所在的各大学体现的情况来看,这些所谓的中高层次985院校,实际上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缺点和不足,其中我认为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学和考试这一基本环节,这是与育人质量紧密相关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相对的,教育者,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也存在一些诸如僵化生硬、照本宣科的问题。考核方面,无论是教师的考核(比如教授参评机制,学术成果验收机制)还是学生的考核(期末考试,学期大作业等)也都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对于大学教育,我还有一些观点,但尚不成熟,也还需要时间沉淀,在这里就不着笔墨了。

  另外是关于读书的思考。我还算是个阅读爱好者(冬天也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一直以来也都在调整和改进自己阅读的方法。实际上,我一度是只读非虚构类豆瓣高分的,尤其是那些内行写给外行的通俗又不失学术性的书籍,有如《进化心理学》《万历十五年》等。不过后来发现这种比较“功利”的觅书心态,并不怎么可取。小说,故事,文集之类的文学类和虚构作品仍然是有其独特意义的(哪怕只是用来装文艺范)。对于古文,我认为也不能放下,这属于大学的语文自我教育。几个月前开始啃尚书,现在总算是把一些比较重要的篇目读完了。而先秦诸子典籍,二十五岁前是必须要都好好读一遍的。至于今后的计划,一是要在选书上下功夫,非虚构功利性书籍,文学类与小说,古汉语这三者都不能丢下。分配阅读的时间还不够用,但考虑到大块时间已经不再充裕,所以这个还得靠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挤出来阅读。至于技术类书籍,我尝试读一些原版书,最近几个月做了一点CSAPP的英文版笔记,下学期的话,希望能把SICP英文版读完。不过技术类书籍重在动手实践,如果拿文史类书籍的方法去读技术书,恐怕难以举一反三。

  在我看来,大学生还是要多注意一点,那就是要认清现实。不仅仅是认清自己的现实,更是要认清时代和社会的现实。90后本就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流,身上有很多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的特点,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呆着,也更容易脱离实际。认清自我,就是要明白自己几斤几两,帅否富否腿长否姓赵与否,而认清社会,则是说不能对生活压力和经济脉搏一无所知。认清这些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前途和职业规划有个基本的认识,才能充分体会到成才与就业的压力,为将来自立自强于社会作准备。大学里的屌丝文化,我认为颇有消极避世的意味在,说得好听点,颇得竹林七贤之风。大学生不愁吃喝盖因有父母之无私支持,不愁学业盖因挂科尚有补救之法,不愁就业盖因毕业看似遥遥无期,这很容易让人无所事事,只知娱乐。避免毕业等于失业的方法,不过就是早日认清现实,然后为未来做一些准备。如果实在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兴趣点,先把成绩搞好总是没错的。竹林七贤虽清静无为,不拘礼法,却也好歹文采过人,——人总要有点出彩的能力混饭吃。

 

  经历了一年半的大学,自己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的缺点,或者说需要注意的点。另外,对于一些事情也有了不同于中学时期的看法。第一个就是关于“勤奋”的理解,我以前一直是不大欣赏老一辈人那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的观点的。在我看来,勤奋这个词儿,无非就是描述一种抓紧时间做功的个人状态罢了,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带着庄稼味儿的人生观。加之我也不是什么“学霸”式人物,从来就不算是勤奋踏实的那一梯队,就不十分认同。不过现在再去看老一辈人的说法,很觉得良有以也。要对付比较庞大,长远,复杂的问题或者目标(实现目标本身就是解决一种问题),没有一种锄地种田似的踏实劲,没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那种吃苦精神,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脚扎进泥里拔不出来的那种毅力,恐怕是不行的。这种乡土式的勤奋,实际上是强调毅力和坚强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才能“万水千山只等闲”。青年人不缺拼搏的热情,毕竟大家都正值最有活力的年纪,都面对着最具不确定性的未来。可是坚持的毅力,迎难而上的勇气,开荒破土的势头,却不是我们所常有的。我以前就喜欢逃避困难,或者选择性无视困难,这种心态,无非是心中的孩子还没长大,内心锤炼得不够坚硬罢了。年轻人都喜欢成功,无论是分数高人一等,还是能力出类拔萃,都是成功的一个侧面。但正因为太追求这个,使得自己没有面对失败(及失败的可能性)的勇气,这就让人难免陷入一种脆弱逃避的状态。我在国贸的车水马龙里没有感受到拼搏的精神,反倒是在回家路上看到满眼的庄稼地,很有这方面的体会。患得患失,过分计较一个个小阶段的成败,以至于裹足不前,又或迷失方向,在长远角度看,都是于事无益的。现在想来,人的成长也是个内心逐渐强大的过程,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承受得了更大的风浪,才能担负得起更重的责任,如果仅被一时的失利或者一事的不快乱了阵脚,慌了神,只能说明还没有彻底地从心理摇篮中走出来。大学生都有自视甚高的倾向,眼高是好事,手低可不行,目光凝视朝霞,手脚植根泥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种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风度,其实就是司州主簿闻鸡起舞的调子。而这对于我和同龄人而言,应该说还是很有启发的。然而勤奋(或者说“努力”)不是万灵药,很多事情,我们可能拼了一辈子,才能达到别人年轻时的那个高度;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想,但努力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确定性最大的方面了。退一步说,生活本身就是充满遗憾和不美好的,要明白仲尼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明知其不可为,又为何偏要折腾自己呢?但求无悔于己,无愧于人尔。西天取经,这个经文实际上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圣把一路上自己降妖除魔,叱咤风云的故事,留给了后人去传唱。

  另外要注意的是自信。自信这种东西,还比较玄乎,不是吼一嗓子“老子天下第一”就能瞬间自信力突破天际的。我认为合适的自信应该是处于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之间的,这种自信有助于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虽然现实是“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还是应该有“天下大可去得”的豪气。这种自信,甚至可以称之为“革命乐观主义”。要承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渺小而卑微的,但身形也许矮小,气宇却可伟岸,青年人应该怀着一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灵魂,然后纵身跃入时代的洪流之中,有了这样的一种自信,才配得上“世界是你们的”的光耀。自信不能从和他人的比较中来,否则所得到的,不是自信,而是虚荣和自满。要比较,也应该和自己比,和以前的自己比,若有所获,有所得,有所进步,当然是值得自信的事。

  这两年自己也树立了一定的舍得观念,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舍得皆不必强求。我经常会“拿得起放不下”,感慨“曾经沧海难为水”,但现在看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就是人生的本来面目,没必要生出太多执念。话虽这么说,我现在也仅仅是认识到了这一层,如果说是完全接受这些,真正地无欲则刚,实在是还差得远。有时晚上睡觉前,忆起逝去的亲人,忆起无法再拥抱的红颜,忆起那些曾经坚持过但如今越来越远,曾经拥有过但如今空留叹惋的一切,都难以入眠。情怀终究是不能当饭吃,学会接受因舍弃或失去所带来的空虚和哀思,也许也是成长的必须一步吧。“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纵然是令人扼腕的,只要当年“说到胡尘意不平”的热血未老,务观永远都是那个“亘古男儿一放翁”啊。东风恶,欢情薄,家国之事如此,儿女之事,天下之事,不亦如此。

 

  中学时期,一直觉得科学技术发展了,世界自然会变好,社会自然会进步,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技术永远是双刃剑,持剑者必须谨慎而富有担当。信息革命无疑是当下最宏大的叙事章节,而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和深入,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我们都是见证者,亲历者,历史在指尖流过,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但愿过些年等到我去写“工作一年多的总结与思考”的时候,能够继续守护那名为远方的公主,像骑士一样,面对过去,面对未来。

 

 

 

————————————————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http://www.cnblogs.com/allzy/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llzy/p/5172937.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一年半的总结,思考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