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读春秋(1):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岛读春秋(1):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_第1张图片

(1):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孔子有一句话叫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前一段时间看到媒体报道的美女的翻译如下: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 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这句话翻译的很好,准确地传达了发言人的意思。然而,发言人表达的意思却不是孔先生说这句话的原意。

那么孔先生的原话是什么意思呢?

岛译 : (将来会有人)理解我、怪罪指责我,都是因为(我编纂的)《春秋》这部书!
There will be people who understand me by as well as who blame me due to it.

Histroy大写,指《春秋》这本书。
春秋,是一本书,一本历史书,一本经典的历史书。由于经典,春秋两个字,常常成了历史的代名词,变成了小写的history

打开某一册中学语文课本,某一页的注释上会写: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编年体历史。

所谓编年体,就是chronologie.

春秋的体裁简单,明了,整齐而严格。每一段都是:某某年,谁干了什么,或者某国出了什么事,句号。(实际上连句号都没有)

(2): 名不见经传

春秋有一经和三传的区别。
狭义的春秋指《春秋经》,即孔子整理的鲁国官史。广义的春秋还包括三部同经文对应的扩写。这三部独立的扩写分别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春秋梁毂传》
当代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是第一部,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经同传的区别

只是官样文章,非常的正面和简单。筒单到几乎无内容。
则会交代相关细节。

比如我们前段时间讲过的蔡女荡小船的故事(参见注[1][2]),[1]上只讲某年某年齐国伐蔡,齐桓公同ABC贵族会盟,point, c'est tout 。而左传[2]则告诉孒我们背后的八卦故事,是因为蔡女和蔡侯都挺能作(zuo),齐桓和楚侯也都不含胡。
传虽然不是官史,但经和传都是正史,出了经和传就只能算野史和逸闻了。

中国有句成语叫名不见经传

如果你的名字在经里,说明你很伟大,比如说齐桓公。如果你的名字在传里,说明你也很能作(zuo),比如说蔡女。名不见经传,只能说明你很淡定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激起什么浪花/:,@P
另外,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和传的分类很常用,比如易经(伏羲文王著作)为经, 而十翼(孔子和战国人士扩写著作)为易传。


  1. 《春秋经》僖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 徐人取舒。 六月,雨。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 冬,公子友如齐莅盟。 楚人伐郑。 ↩ ↩

  2. 《春秋左氏传》僖公三年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莅盟。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 ↩

你可能感兴趣的:(岛读春秋(1):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