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录#三月的第一天

今天是三月的第一天,我重新开启了停止许久的日更。不给自己太多的包袱,自己欢喜就好。

有人问成甲老师:书读了一遍依然记不住,有没有方法?
成甲老师说:他很喜欢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家里一本,公司一本,车上一本,包里一本。已经读了无数遍了,只能说懂一点皮毛。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课程,写着“零基础*"、"速成班”,我们总是在想着如何快、更快、越来越快起来~我们忘记慢下来了,越是核心的内容越应该慢下来,把核心的底层的吃透,接下去你会发现在同样可迁移的领域中,你突然就加速度了。老大经常说“慢就是快”,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只是,时间焦虑、知识焦虑的年代,有几个人舍得让自己慢下来?

第一次听到认知科学,其实是有些茫然的。说哲学、计算机、写作、数学、逻辑学等是元科学。当时极为不解,为何独独只有这些,是元科学。其他都不是。
随着对学科的认识越来越深,对运营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越是感受到,元科学的重要性,元技能的重要性。
它们构建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心理表征。它们带来我们技能、认知的迁移,这些元学科和元技能,恰恰是能让我们快起来的关键。

给他人提供情绪价值。让人与人的相处充满愉悦。里边提到说:“价值是要用价值换的,你感受到对方的需求,然后在提供给他。”生活处处充满了价值交换,无论如何都逃避不开。所以,我该改改之前的心态,如何成为价值交换的节点?

Spenser的写作课推向市场,一天之内1500人报名。很多交好的大号也帮忙转发,但是转化率极低极低。从这个事件中,他总结“要形成认知,才是个人IP的核心。没有获得用户认知的IP,就不是IP,就只能是个ID”。
Spenser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同我一般大小,却做事大气、是一个有格局的人。
“优秀的人,都是敢对自己下狠手的。”

读睡公众今天推送的一首诗,最后一句我很是喜欢:“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那个年代的包柱之信,让人唏嘘爱情。木心曾经说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互联网把一切压缩的很短很短,还有人坚守这样的爱情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思录#三月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