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公元前628)在获取王位之前,曾为逃避父王晋献公的追杀,流亡在外19年,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到了楚国,楚成王慧眼识英才,料定重耳将来定会大有作为,便以贵宾之礼待他。有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二人喝酒喝得高兴时,楚成王问:“有朝一日,您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说:“楚国是个富裕之邦,美女、金钱、珍宝样样不缺,晋国能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给大王的呢?”楚王说:“公子谦虚,话虽如此,可您总得表示一点心意吧?”重耳笑道:“要是托大王之福,日后我果真能回到晋国执掌政权,愿与楚国交好,如果有一天,晋楚交战,我会命令晋国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若是您仍不罢休,我再与您决一胜负。

楚成王没有看错人,四年后,重耳果然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在他的治理下,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园前633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联合陈、蔡、郑、许组成五国联军攻打宋国,宋成公向晋国求救。晋文公知道获取中原霸主的机会来了。当时,楚国自恃国力强大,经常欺负中原各国,谁要是能在这个时候打败楚国,谁便是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重耳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名王。即使楚国有恩于自己,重耳还是选择了振兴晋国的霸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晋国出兵抗楚援宋。楚成王对重耳还是有感情的,他本想让成得臣退兵,但成得臣性子比较倔,他派部将回去向楚王表态,意思是说自己不敢打包票,但是有一点,即不成功,则成仁。楚成王一时拿他没办法,便应付式的给他派了少量的兵马。

重耳先将楚国的两个附属国-曹国和卫国打了下来,并虏获了这两国的国君。成得臣率部去向重耳要人,没想到这两个软蛋国君已经被重耳连哄带吓的写下了与楚国的断交书。这下把老成给气坏了,于是,他一步步落入了重耳下的套子里。成得臣领兵攻打晋国军队。重耳命令部队连退九十里,退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将军队停下来,列阵以待。楚军有一部分大将在晋军撤退的过程中本想停止进攻,可成得臣已经被重耳激怒,坚决不放弃攻击。重耳兑现了当年对楚成王许下的承诺-“退避三舍”,在成功激怒成得臣,致使他继续对阵之时,晋国军队反击了,以绝对的优势打败了楚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这一战,也为晋国成为中原霸主奠定了基础。

——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没有什么深意,只是两军对垒时的一个举措。但是,这个典故的整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是很深的。重耳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投奔楚成王的,换了一般的流亡者,在受到楚王如此礼遇的情况下,回答楚王关于以后如何报答的问题时,定会毫不犹豫地信誓旦旦。重耳同样是感激楚王的,但他没有信口许诺,而是思索了一下,很实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要知道,此时的他是前途渺茫的,正需要得到楚国的大力支持。历史上记载了很多落魄王子,或流亡的国君为达到目的,轻率许诺的例子。重耳没有轻易许诺,因为他是重信誉的人,他明白,今天承诺了,在愿望达成后是必须兑现的。显然,他一开始的托辞是令楚成王不满意的,所以接着说:“你总得意思意思吧。”重耳不是不懂感恩的人,所以,他又很实在地许下了“退避三舍”的诺言。

楚成王和重耳的这段对话看似平常,若真看懂了,是会冒汗的。假如楚成王换成如齐桓公般的君王,我想,重耳肯定会采取另外的应对方法,不然,他的下场会很难说。由此可见,楚成王是个偏重感性的君王,最终也注定不会成就霸业。重耳在流亡之际,且有求于对方时,居然会假设与对方交战,这是怎样的一种胆气呀!而他许诺的退避三舍又是多么的切实并留有余地。春秋霸主,岂能没有他一席之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涉及到承诺的问题。奉劝大家切莫轻易许诺,诺言一旦许出,便无收回之理,万望慎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典故-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