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多难,看张居正就知道,他治理的大明帝国是历代王朝的缩影

《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1566》,《世上已无张居正》,《万历首辅张居正》,关于明朝和张居正等历史书籍,影视剧一度火热,在看了这些历史书籍,影视剧后,总在思考一个问题:

要治理一个帝国到底有多难?

都说当皇帝好,看到皇帝每天处理政务,也不见多自在,平常人普通小事儿,还嫌弃操心呢,像朱元璋,雍正这样的皇帝模范,更是敬业。

皇帝如果嫌累,撂桃子不干,或者还没有能力干,就得大臣来,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剧中,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无论贤良忠奸,皇帝不操心的时候,这些人都在绞尽脑汁的为着帝国的正常运转操着心。

如果皇帝不管,大臣也不行,那这个国家只有完蛋了。

看到张居正为了大明帝国鞠躬尽瘁,面对这个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拿起改革的手术刀,一步一步为这个王朝做着手术续命,最后累死任上,忽然觉得,此刻的大明帝国就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缩影。


治国有多难,看张居正就知道,他治理的大明帝国是历代王朝的缩影_第1张图片

此刻的大明帝国,土地兼并严重,官场贪污严重,行政效率低下,皇亲勋贵,生活奢侈腐烂,抱成一团,而国家却府库贫瘠,百姓赋税严重,边疆军事能力逐渐退化。

这正是整个中国历代王朝统治到中后期的缩影,历代王朝,开国艰难,前几任君主知道开国艰难,或刚猛治国,或无为而治,都知道爱惜民力,轻徭薄赋,等到中期以后,发展下来的形势就跟上述情形一样,如有良主或名臣,改革兴邦,根据社会情形,重新规划,指定王朝发展政策,改掉多年弊端,王朝还有中兴之处,帝国还能得以继续延续,如果没有,只能形势继续恶化,直到亡国。

历史上出名的王安石变法也好,张居正改革也好,都属于此例。

改革,变法,都是整顿帝国的弊端之处,无论田赋,军事,吏治,重新规划,最后的目的都是使得帝国机器能够高效运转,能够使得赋税重新归缴国家,最后达到富国强兵,百姓安居乐业。

这中间牵扯到几个因素,权,钱,田。

帝国行政效率下降,官员只知道贪污享受,不知道办差,整顿吏治,自然牵扯到权力,这是权。

帝国承平日久,封赏太盛,勋贵国戚所占田地,日益增多,这些人的土地多,国家,百姓的土地就少,这些人靠着特权,又不缴纳赋税,国家财政,粮赋收入大减。这一点,在明朝的例子上尤其明显,想想那个被李自成杀的那个守财奴福王就知道了,这是钱和田。

也就是所谓的天下财富,上不在国,下不在民,就在这些勋亲国戚,绅豪大户里。

最坑爹的,这些人遇到国难的时候,一点儿不知道公忠体国,只知道爱惜自己的那点儿小财,这个在各朝各代都一样,在明末,也是表现的最明显。

所以,权,钱,田,这三者是联系到一起的,这些人就拧成一股势力,也就是通常变法,改革中所称的旧势力,既得利益者。

改革虽然有利于国,但是不利于这些人的权力,财富,所以千方百计的阻挠改革。

看到王安石,张居正在位的时候,千方百计的与这些人斗争,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安居百姓,真是操碎了心。

好不容易在位的时候为了帝国积攒了些家底,为帝国续上了命。

可是一旦下台,就是政亡人息,被无情清算,背后还是上面这些人,仍旧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只有等到最后快亡国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帝国应该需要什么样的人,当初改革的这些人做的是对的,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

这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缩影,治国有多难,看张居正就知道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国有多难,看张居正就知道,他治理的大明帝国是历代王朝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