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1张图片

因为备考的原因,最近在学习张维青主编的《中外艺术史要略》,这本和大多数妖艳的艺术类图书不一样,简洁概述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视五大艺术门类,勾勒了中外艺术创作的大致景观。它的目录无比简洁粗暴:按艺术门类分篇,中、外分章,依据时间线梳理。

我新建了个文集,同步梳理书本再加上有趣的例证,一共10篇要略,和大家讨论点所谓艺术的事儿。这是第8篇。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2张图片
九位缪斯女神

从单词“music”开始说吧,这个词儿源于“muse”即缪斯,是宙斯的九个女儿,这些象征着高贵与智慧的女神分别掌管着文学、戏剧、音乐等高雅的文艺活动。蒙昧的古希腊时期,音乐本身被认为充满神性。古希腊在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集体性的节庆活动和比赛,往往伴随着丰富的音乐表演,但音乐不仅存在于民间祭祀,还是诗、舞、乐三位一体、诗歌吟诵总是伴随着音乐的。此时的乐器主要有弦乐(里拉琴和基萨拉琴)和管乐(阿夫洛斯管)。

罗马征服希腊靠的是骁勇好战、纪律严明,他们的性格与文化特征决定了罗马音乐缺乏古希腊音乐中的高雅情调,而以大型化与直白化为特点,集体性的军乐和游行乐在当时十分普及。只从罗马的圆形剧场就可以想象他们的演出规模之大和娱乐的刚需。在罗马宏大奢华的同时产生于奴隶等受压迫阶级的基督教逐渐兴起,成为人们精神拯救的工具,主宰了之后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中世纪音乐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另外产生于11世纪后半叶的《罗兰之歌》是现存于世最著名的英雄业绩歌。

音乐理论方面毕达哥拉斯是西方第一个用自然科学观来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把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协和两种,八度、五度、四度这三对协和音程的理论对西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针对音乐对人的心智、伦理价值取向的影响发表过看法。到中世纪时音乐家认为音乐的美归于形式的力量和遵循和谐,波埃修斯据此把音乐分为由高到低的“天乐”、“人乐”和“器乐”三个层次。中世纪还有了八个教会调式好“ut”到“la” 的六声音阶。之后有人在六声音阶的唱名中加入了“si”,丰富了音阶体系。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3张图片
看上去好像有只猫在挠玻璃

中世纪后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英国由于地理位置独特,音乐从来都与民间风格息息相关,倾向于丰满的音响、主调风格,15世纪初的英国音乐作品主要收集在手抄曲集《奥尔德霍尔藏稿》中,包括147首复调音乐作品。另外在文艺复兴早期,集中在北欧勃艮第地区的作曲家开创了音乐艺术先河,被称为“勃艮第乐派”,迪费的《最近玫瑰开放》就是这类歌曲的代表。

16世纪后人文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扩大,西欧的音乐发展方面各个民族开始注重自身音乐风格的独立,展现本国的鲜明特色。意大利出线了其特有的牧歌,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内容常表现为伤感和爱情,风格较贵族化,韵律自由,代表作曲家有科斯坦佐·菲斯塔、卡洛·杰苏阿尔多等;法国则有独具风格的“法国尚松”,以雅内坎的《云雀》、《亲切的吻应保存在那里》为代表;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的民歌题材分别为“利德”、“维良西科”和“琉特琴歌曲”。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4张图片
古钢琴

文艺复兴晚期欧洲教会爆发的宗教改革十分重视音乐的作用,德国为压制罗马教廷的掠夺性扩张势力而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一位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引领了这场运动,同时将音乐的改革作为重要的部分让教仪音乐更容易被民众接受,亲自创作了《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针对这场改革罗马天主教自身也做出了被称为“反宗教改革”的回应,其中最著名的教会歌曲是帕莱斯特利那的《。马尔切利教皇弥撒曲》。

文艺复兴时期还改进发展了各种乐器管乐中竖笛和肖姆管都形成了从低声部到高声部的成套乐器,可以获得在这些音域中统一的音色。管风琴也做出了音色改进。键盘乐器主要有羽管键琴锲槌键琴,弓弦类乐器维奥尔琴已经接近近代的提琴,音色纯净优美。音乐理论方面威尼斯做出了很多贡献,尤其是扎利诺所著的《和声基本原理》,在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5张图片
巴赫:你们都听不懂了吧

接下来的巴洛克时期追求新奇繁复和夸张的装饰性,以致最初对巴洛克音乐的评价多带“和声混乱、旋律刺耳”的贬义,后来人们才逐渐对它有了恰当公正的认识。说起来这一时期的歌剧最值得一提,这种产生于佛罗伦萨的戏剧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虽然《达芙妮》是第一部歌剧,但《尤丽迪西》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歌剧,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斯卡拉蒂的《光荣的胜利》都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很快这种音乐体裁在欧洲大陆上传播开来,德国、英国和有古着深厚古典芭蕾传统的法国相继发展了自己的歌剧形式。另外,巴洛克时期其他的大型声乐体裁还有清唱剧、康塔塔等。

因为追求奇巧精致,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创作蓬勃发展,键盘乐器有管风琴和古钢琴,古钢琴又分为前文提到的羽管键琴锲槌键琴,分别适用于音乐会和室内演奏,奏鸣曲和协奏曲也充满活力,代表作有《四季》、《异乎寻常》等。在器乐发展的前提下,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总结者——巴赫出现了,从小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巴赫在父母去世后跟随哥哥学习古钢琴,他把各种巴洛克音乐体裁的特点都发挥到极致,声乐上他创作了《农民康塔塔》、《b小调弥撒》等,器乐创作上更有《戈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等等作品,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亨德尔则是同时期另一位处于顶峰的大师,创作主要体现在歌剧、清唱剧和器乐创作上。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前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和交响曲是器乐创作的重心,正歌剧改革后,佩格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又标志着喜剧的诞生,让歌剧在日常的取材中活跃于民间。经过前古典主义的酝酿和积累,古典主义引来了风格成熟时期,在维也纳乐派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大师的努力下,古典主义音乐走向了西方音乐文化的高峰。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莫扎特歌剧最突出的成就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和《魔笛》,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乐是第三、五、六、九交响曲。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6张图片
费加罗的婚礼

19世纪的欧洲风云变幻,各类型思想和观念层出不穷,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在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最大程度的张扬,思想和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浪漫主义思潮,贯穿了整个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反对秩序、平衡和理性,崇尚自由与激情,作品中往往带有强烈的主管感情色彩,最初兴起于德国和奥地利,韦伯可以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第一部作品叫做《自由射手》;奥地利的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歌曲,印象深刻的是在《大侦探福尔摩斯》里,布莱克伍德公爵就很喜欢舒伯特的《鳟鱼》。钢琴创作颇多的舒曼、以交响乐为代表的柏辽兹、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波兰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肖邦······浪漫主义在这些大师的创作中达到顶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国大歌剧如《恶魔罗伯特》、抒情歌剧如《浮士德》、轻歌剧如《地狱中的奥菲尔斯》和法国最重要的歌剧之一《卡门》等作品将法国歌剧带上一个超过当时意大利的歌剧境界,直到罗西尼、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等一批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出现,意大利歌剧才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东欧和北欧还出现了民族主义音乐,每个人的名字都让人抓狂的俄罗斯“强力集团”,捷克的斯美纳塔、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等等都是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_第7张图片
浮士德

进入20世纪初,法国的印象主义音乐(以德彪西的《牧神午后》等为代表)和奥德的表现主义音乐(以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打破了大小调一统天下的局面,向西方长达300余年占据主导地位的调性音乐发出尖锐的挑战。到20年代,新古典主义崛起(以法国“六人团”的《画家马蒂斯》等为代表),试图在复古的道路中取胜。几乎同时,20世纪的民族注主义作曲家开始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民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新的突破点。

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音乐,流派和风格日趋繁复。其中序列音乐是最先引起人们重视的音乐流派,关键人物是法国作曲家梅西昂,代表作有《末日四重奏》等;偶然音乐则与序列音乐相反,尽可能摆脱对音乐形式、创作手法或作品演出的控制,只对有必要加以控制的部分作出限定。另外,电子音乐作为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流派,泛指一切由电子装置(如合成器、计算机、录音带等)产生对音乐创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扩大了声音的范围和性能,赋予音乐在新时代的新特征。


外国音乐史也就到这里啦,10篇梳理进入后期,越来越觉得人类在兴亡交替的时代中何其渺小和孤独,音乐似乎是唯一贯穿始终的慰藉,无声的世界也许可怕,但特殊时期有声只能无声的高压环境更让人愤慨。再建议一遍直接插入音乐,这篇文就可以让大家听边看啦(<( ̄ˇ ̄)/

一篇文章绝不足以概论,有大神愿意讨论的话,评论区热烈欢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