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主题阅读

刚为知笔记的产品经理找我约稿,问我怎么最近更新少了?我最近停了一段时间,回过去看自己写的文章觉得太naive了,想写点有深度的文章憋个大招,结果懈怠了,当然停一段时间是极好的,今年的写字计划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远远的超越了,剩下的都是额外的惊喜。目前在为知笔记销售量大约1000多,定价一元,收入大几百,欢迎关注为知笔记《思考思考再思考》。

昨天在朋友圈看王诗文成为了简述签约作者,回到看她的文章,她也是利用上厕所、敷面膜的时间写了三本书,于是我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决定在等客户、上厕所、做地铁的时间尽量用来码字,践行最近钻研的如何阅读、如何学习用来学公司的产品解决方案。

最近才开始养成的习惯:一个主题,看多个不同版本的书籍;让同样的知识在不同场景下得到反复刺激,加深印象并产生链接。

为什么这样?前段时间,我把自己认为好的书籍撕下来反复阅读多遍,很多阅读大咖也这么提,但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是有个大提前的,他们的阅读量已经足够大了,已经过了从0到1的阶段了。

第一,人性是贪婪的,在阅读初级阶段,我们压抑人性不如顺从。当你阅读量上来之后,读的“烂”书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挑书、选书了。就像追女孩子一样,先要认识足够多的美女,选出彼此有好感并愿意接触下去的,最后锁定一个变成女朋友。销售工作里有一个漏斗原理,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多个版本同一主题的书籍可以加深理解,特别是对于晦涩难懂的书籍,可能你在这本书上理解不了,在另外一本书上突然开悟了。一本对于你来说再好的书,也不可能做到100%的吸收践行到。达到60%以上的吸收,通过再看一遍可能很难再突破到80%,但是如果你换几本相同主题的书阅读,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可以加深理解,做到从60%到80%是有可能的。

第三,几本书都反复出现的内容,可能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这时候知识点之间就产生了连接。比如上周我就看了《认知心理学》的好几本再版多次的教科书,看下来之后每本书必提的内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输入-加工-存储-提取-输出,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很多人学晦涩难懂的经济学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书籍,高鸿业的教科书版本等等,然后老师反复教。不同场景下的反复刺激,变成刚需,慢慢就会了。

这样之后,你的阅读量和效率上去了,焦虑感也会下降。市面上的“烂”书不需要精读的也不会错过,我们阅读理解能力弱的时候读书慢,选书能力不强的时候,会在烂书上浪费大量时间。现在IP知识经济的网红,都是这样阅读的。

这种方式更适合去读学科类的书籍,比如心理学、比如经济学、比如概率统计学等等。近几年,我个人感觉有条件一定要去读个研究生,能全职最好踏踏实实安安心心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大学本科教育大家都没认真学又有毕业找工作压力毕业的论文也是瞎凑的,读研究生至少要学写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吧,当然能读个博士更好了。

条件工作不允许的,可以读个在职研究生。现在好的大学,有先考试再入学的,前紧后松;也有先入学,再考试写论文毕业,前松后紧的。区别是后者可能就一个学位,但是你学到知识了,训练了研究能力又有什么关系了,当然有条件和能力读前者更好,对于我这种学渣来说后者也可以接受。

能这么去训练自己,稍微研读一下心理学、经济学,如何阅读、如何学习、自学能力,去各种社群做分享还是能秒杀一大部分人的,为什么呢?现在大家接受的都是互联网的文字,高手都尽自己可能从源头上去获取知识。

最源头的知识,国内外的论文、期刊,李笑来、万维刚、吴军老师的专栏就属于这一类,阅读国外的论文、期刊,用自己的理解内化写成中文易于理解。次之,去阅读自己认为好的教科书、好的长销书,写作或者录音频,也是现在各种读书会热衷的方式。樊登读书会,罗辑思维里简化的各种读书音频。比较低端的就是天天阅读网上、微信朋友圈、公号里的爆炸信息,读起来不系统、读完后让人焦虑。

努力一把,试着去做网上内容生产者,你会获得新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主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