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

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_第1张图片
来自网络

这两日高考,霸占屏幕的不是坐在考场的考生,而是考场外的陪考大军。记者们守在各个考点外,期望能发生点什么事好回去交稿交片。就连抱着二胎来送考的家长也不放过,小娃儿便上了镜头上了报纸上了网页。各种关心考生的暖心行动也能及时报送出来。


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_第2张图片
高考,高考! 一位家长拍摄


就我校来看,每年高考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去上大学。一半以上还会上好大学,佼佼者上名牌大学。相比我们那个时代,可以说考上大学的机率高出几十倍不止。要知道,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参加高考的那年,1996年,我所在学校据说考了个秃头。很多同学转战别的学校复读,有的才考了个专科,后来又努力专升本,读了本科后还有人去考研考双学士什么的。

那时的我们是怎么去参加高考的呢?

我的母校和我复读的学校分别在两个乡镇上,身边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农村的。到高考前,大家骑自行车跑了几十里地赶到县城考点学校,我们学校给联系统一安排的住处,好像就在考点宿舍。那时还是三加二,考两天半。文科是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理科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不作为考试科目。记得第一场先考政治,因为那时政治大过一切。考完出来,该去吃饭就吃饭,吃完饭小休片刻就进考场准备下午的考试。家长?在家里干活呗。

那时候的高考是七月份的7、8、9日三天,天很热。我记得在最后那个月备考期间,我在那种老式的通风不畅的教室里热得坐不住,每天的自习课都是拿了要背的书到校外的小树林里去背。有次正好碰到班主任,他都没能拦住我往外走的脚步,因为我当时正边拿手绢擦汗边用书当扇子不停地扇。

我参加工作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实行了多年的7月改成6月。据《中国气象报》报道,对于将高考时间安排在7月的决定,多年以来,社会各界都存在争议。其主要的意见是7月份天气炎热,对考生考试、老师阅卷、家长照顾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而且,在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7月洪涝和台风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教育部就高考改期一事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国气象局向教育部提供了1995年—2000年期间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台风的发生频率等相关气象信息。教育部在进行了信息比对、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为全国考生和与高考相关的人群考虑,将高考时间改在每年的6月较为适宜。

而我们那时候却处于水深火热的七月高考期。我还记得复读之后的第二次高考,1997年。因为天太热,一个宿舍里住好多人的感觉,住宿条件太差,中午睡不着,以致下午的历史考试困得厉害。从刚发下试卷起就困得难受,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趴下睡一小会再做题。我的头伏在胳膊上就睡着了。睡了一小会,潜意识迫使我醒过来,看了一下表,睡了十五分钟。我抓紧做起题来,感觉比一开始头脑清晰多了。

而且由于天气热,教室也没有空调,有风扇也不会开太大,怕影响考试。所以我们人手必备的考试利器是擦汗垫胳膊的毛巾,不然怕胳膊上的汗把试卷洇湿了。现在就我校看来,条件好了很多,每口教室前后都有两台柜式空调。考试时应该不会出现热得出汗的情况。


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_第3张图片
涌进考点的考生


是的,现在的考试条件都比二十年前好了太多。且不说那些有条件的家长会提前预订好考点附近的宾馆,全程陪护,从吃到睡到行都安排得很周到;即使那些家离得远的农村孩子,其所在学校的老师也是全程陪同,吃住在自己的学校,去往考点有大巴接送。夜里还有值班老师在宿舍陪伴查看,学生有任何不方便的地方都可以及时向老师反映。我有个朋友今年带高三班主任,夜里陪护留在宿舍里的十来位学生,早晨还给他们准备好早餐。同事王老师媳妇赶在高考期间临产,但到晚上他还是赶到学校指导学生。同事张老师,不光跑遍了学生租住的宾馆查问情况,还把自己的家提供给比较困难的学生住。很多老师可以说完全替代了父母的角色。


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_第4张图片
6月7日晚上的教室内


说起陪考大军,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家长;那么多护送陪考一直揪着心的老师们,又何尝不是陪考大军?

2017高考结束,赋小诗一首以祝:

看看陪考军,再望少年郞。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场。场内笔走蛇,场外翘首望。曲终人散去,静待张红榜。

在此祝福广大考生能得偿所愿,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祝愿所有付出心血心力的家长和老师们,暂时放下心来,好好休息休闲一下,以待下一次的出发。


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_第5张图片
陪考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高考陪考大军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