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过一场有与无交替的过程!读《道德经》第四十天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释义:

循环往复是道运行的规律,弱是道发展的原点,我们看见的万物都有它产生的源头,而它的源头都是无中生有而来。

个人感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昨天才说,老子的《德经》好理解,今天就来了一句让我从上床睡觉就在思考,一直想到起床都尚在思考的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不可谓不是一种惊醒,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很多变化,千万别用短浅的目光去分析无先可能的未来。

这句话咋一看确实也很好懂,可仔细想想,却可以被解读出好多个意思,释义里的是在我反复筛选了之后才用上的,可是我真的无法说清老子想表达的是哪个意思。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物极必反是道运行的规律,顺应它你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

老子在《道经》中多处表达了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锐势不能长久,富贵不能长久,不管什么强势或美好的事物都是去到了极点都是不能长保,终会向反方向发展。

又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管有什么疾风劲浪的事情也终有它恢复安稳平顺的时候。任何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有向相反的状态发展的一天,所以不能追求绝对的圆满,起伏乃常态,我们最好的状态就是能在起伏当中顺应它的变化,淡然处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是道运行的动力,弱势是刺激你成长的起点?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凡是去到非常不堪的境地就会刺激到潜在的能量发挥出来,只有事物处于对立的状态,弱势才能激起人们反向的追求欲望,并带来相应的结果。贫变富,弱变强,颓废变振作。。。。。。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其道而行之,敢于示弱或处弱反而是最好的处事之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名利禄,这世上有太多的东西,你越较真越会失去,越无法得到,反而你能退而求其次或者看淡不计较,偏偏它会在你身旁不易离去。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欲取之,先与之,硬碰硬永远不是最佳的竞争手段,避其锋芒,消弱了对方的防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是兵家上策。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与之相反的事物互为牵制,而那些看似简单沉静的事物却往往能影响大局?

“重為轻根,静為躁君。”国家的强盛看似领导人的强领导有方,其实是所有百姓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牢固的民生基础,一个国家也谈不上富强安定。一个企业的成功看起来是老板的荣耀,实际上是所有员工奋斗的结果,没有员工的拼搏也就没有企业的辉煌。

逐一而数“反者道之动”即是状态又是方向,还是规律,而“弱者道之用”既是心法又是计策,还是本源。看似简单的十个字,却能引申出如此多的角度去看事物,而且不管怎么看都是那么的有道理,甚至还大有可以深挖细究的空间,不可谓不是深奥啊!

人世沧桑,循环往复间,这些状态,这些变幻的方向,这些规律通过万事万物的万象在历史长河中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古往今来,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完全说的完这些故事。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看过世间繁华,看过万事万物,我们总觉得每件事物都是有根可查,有迹可循,可是追至人类的起源,至今尚是未解之迷。没有太特别的例外,我们都知道我们自己来自于哪里,可是详溯往前,谁又能真正的查到根底呢?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里有三辈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伯伯姑姑舅舅姨妈,我和弟弟,堂哥堂妹表姐表哥表弟表妹,爸爸妈妈会跟我们讲老一辈的事,爷爷奶奶会跟我们讲他们老辈的事,对前人的记忆全来自于这样的传承。爷爷奶奶离世我们失去了探寻家族更久远过去的记忆凭证。爸爸离世,我失去了探寻爷爷奶奶过去的记忆凭证。同辈中的大表姐猝然长逝,我心中难过且情绪复杂,她算是看着我长大的同辈,又更像一个熟知我儿时记忆的长辈,她的离去也带走了很多我对儿时记忆的线索。

表姐大我很多岁,我童年至今看着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起起伏伏,不管是在面对她大儿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丈夫弃她们母子不顾,需要她独自筹集相当于天文数字的医疗手续费时!还是在被第二任丈夫陷害,置她于几百万的巨额债务之中时,她都咬着牙抗了过来。

在我眼里,她是那么的勤勉和拼搏,虽然遇到那么多的困难,但是她一样笑着走过了。她的经历太丰富了,我曾经想过有一天如果自己要写小说,她的经历会是很好的素材,我还想着有时间要细细了解一下。

可是不曾想,清明节我们还在一起祭拜爷爷奶奶,清理墓前杂草时她那利落的动作尚能在眼前浮现,而她已然去了。原本以为我们还可以再见,可以看着她做奶奶,抱孙子,安享天伦之乐,刹那间已经只能是回忆她的一生。突然发现死亡离我是那么近。

有人说,一个人死去其实并不算是消失,而真正的消失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名字的人也死了,他才算是真正的消失。难怪人们要用石头做墓碑,难怪人们要续家谱,难怪每逢清明要拜祭祖先。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无法将那些多少代之前的人完全记住,他们终将在岁月中变成无。而我们也会在未来慢慢变成无。无影无踪,无处可寻。

循环往复,往昔的有,今日已成无。今日的有,他日也可能变成了无。我们能接受这世间的有,也要能接受有归于无,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看透生死有无,活好每一个当下。

生命不过一场有与无交替的过程,愿你能享受最好的,也能面对最坏的。既有逆水行舟的勇气,也有风轻云淡的温柔。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不过一场有与无交替的过程!读《道德经》第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