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很懂为什么在古诗里,三言两语六七个字就能将一幅或宏大渺远,或温婉秀丽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极具韵味,多一字累赘,少一字不够味。而我呢,若是想描绘一幅极尽媸妍的美景,必得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写上满满当当一大段,似乎才能将我想表达的展现出来。

关于这个,比如说标题的那十个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妥妥地既写了景,又显了情。你看,落日夕照,将旗烈烈,战马长鸣,朔风萧萧。夕阳与战旗相辉映,风声与马声相交织,这不是一幅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暮野行军图吗?此刻在我脑海里显现的便是这样一幅边塞大漠壮阔萧瑟的图景。

原先老师让扩写这句的时候,我是这样写的:“傍晚黄沙茫茫的大漠,北风呼啸,黄草匍匐在地,一瞬儿就不见了影儿,不多时,又倔强的支起头来。在这无限悲凉的蛮荒之地,一路军队正艰难地行进着,他们的头上、肩上,手里的长矛大刀上,全是黄沙。战旗被狂风卷起来,飒飒作响,背后,是一轮如血的残阳……”你看,尽管用了这么多字儿,当我再次读它的时候,就没有那一种深沉的悲凉之感,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这美好的句子在我的一番阐释中,味道被冲得极淡了,有点儿不伦不类的味道。

当然这跟我水平不高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想,就是让当今最能的作家来描绘一番,也远远达不到原句的效果。

怎么说呢,“落日”两个字,我可以幻想出无限的不同韵味,她可以瑰丽无比,可以萧瑟难耐,也可以拥有着许多迷人的情调;“大旗”我也有各种颜色各种质地各种场景的想象,鲜红的,宏伟的,庄严肃穆的等等等等。但是这个“落日”,她“照”了“大旗”,有一点味道了,让人脑海里自不自然地就框定了一个想象,一种情绪:落日定是悲壮,大旗定是凄凉。当然也可能不这样,但是你能想象一轮美丽多情的落日来照着一杆意气风发或是怎样的大旗吗?也许有人能,反正我是不能的,怎样都觉着不搭调。

再来看“马鸣”,马可以在马厩里,可以在青草地里,可以在阳关古道上,可以在各种地方,但是这里的马,它就只能在战场上,这个我们从前面的“大旗”就可以推断出来。自古以来,马和旗的结合都代表着战场和军队,有了“大旗”和“马鸣”,我们就可以想象出战场和军队这个环境了。

“风萧萧”重点不是“风”,而是“萧萧”。“萧萧”可以说是形容风萧条、凄清,也可以说是形容风萧萧的声音,但是不管是哪种意思,它和“落日”、“大旗”、“马鸣”放在一起,你绝不会有轻松愉悦的感觉。这就定了这句诗情感的基调了,你读出来的定然不会是高亢的,兴奋的,或者是轻松的,欢快的情感,它必然是萧瑟低迷的。

一句话十个字,仅有四个意象,但是它们选择得都很典型,也很巧妙。单个拿出来也许你会有其他的臆想,当它们叠加在一起的时候,自不自然地就勾勒出一幅画面了。但是仅仅是因为意象的选择巧妙高明就让诗词能够准确生动鲜明地传情达意,引人入胜,让人意乱情迷了吗?很显然不是的。

从小到大也读了不少古诗和现代文,我现今才发现了古诗魅力大于今文之所在。前面我说古诗短短数字就能描绘一幅景,然后传情,引人入胜,今文却不大能以短短数字准确地传情达意,总要叙述许多,但是却不怎么能有古诗的那种韵味。古诗选取意象典型准确确实是它的一大优点,但是我发现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留白,也就是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还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里的意象只有四个,是什么样的落日?是什么样的大旗?是什么样的马?作者全没讲,只将这些意象丢给我们,然后读着脑海中便出现了一幅画,画的主格调是定了,里面的内容你自己添,反正大意是偏不了的,至于读出什么样的韵味,就看你自个儿了。现在的文章不一样,作者大多描述得详尽,细致,讲究细节,什么样的落日什么样的马什么样的大旗交代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生怕别人读不懂。这样一来,想象的空间没有了,味道全然就没有了,就好比别人将东西嚼碎了再给你吃,你只有吞咽的份儿,没有品位的份儿,如此,想必怕是不好受。

所以说,但凡有点儿精妙学问的学者,自是明白中国古诗词精妙之所在,也自是沉醉其中不能割舍。虽然我只是一介书生,但是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我也是陶醉其中很自得其乐的。

以上粗陋见解,仅代表个人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