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参加了一位台湾讲者的课堂,她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文化创新产业。
但她分享更多的是关于转型、美学、设计创新、思维工具和思维观念等等。上完课就像是去世界各地旅行了一次。开眼界!
讲者分享了几个案例,来谈“从城市看创新”。
我从这些案例中,总结了一个问题来分享:
“好创意、好设计是如何出现的?”
先看几个案例:
01 耐克运动公园
nike为了推广Lunar Epic系列跑鞋,在数字“8”的外围,围绕着一圈LED屏,这圈LED屏可以记录和追踪跑步时的动态图像。在nike的这款跑鞋上,装有可以和LED屏连接的传感器。当你在跑步的过程中,它会追踪每一位跑步者的运动。当你跑第一圈时,传感器会将你跑步的信息传到LED屏上。当你跑第二圈的时候,屏幕上就会出现你跑第一圈时的速度和状态,以此类推下去,你仿佛永远在和上一圈的自己比赛,也更明白用运动改变自己、创造精彩的意义。
除了挑战自己以外,你也可以在屏幕中和一些虚拟运动员进行比赛,这样一来,就算一个人跑步也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这样一个“鞋子放大版”的运动公园,结合了动画、数据整合、游戏化等思维,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无形中让人有了想跑步、想运动的冲动。
而这样好玩、高科技的公园,竟然不是在伦敦、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大城市,而是在马尼拉(菲律宾首都),很神奇吧?
02 自行车王国
都说中国是自行车大国,尤其在这共享单车“泛滥”的时代。
但是,在丹麦2-100岁的人都能骑自行车。10个丹麦人,9个人都有一辆自行车。
我不得不服别人家的的自行车,他们将自行车玩出来了高度。
除了这些造型新颖、用途各异的自行车,丹麦还有他们贴心的“单车文化”:
自行车可以带上地铁,甚至有自行车的“专座”;红绿灯路口专供女士踩脚的台阶;垃圾桶的设计带有一定的倾斜,供骑手使用;地下通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一样大的……
各种有趣造型,多种用途的自行车,还有贴心的“单车文化”,为自行车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上自行车低碳环保,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想想都是幸福。
03 斯特拉斯堡的轻轨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世纪城市,也就意味着这里的文化资产丰富,以音乐、戏剧著称。
这里的轻轨没有站台,穿梭在城市中,与人、车并行。
这座城市,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这种设计方便了老人的出行。讲者说,平时可以看到老人们推着买菜的车悠闲地走在路上,乘坐轻轨。
设计的背后融入这座城市的老人文化,同时也带动了观光文化。
04 鹿特丹菜市场
看图,你觉得这座建筑会是什么呢?
这座“全球最美”的菜市场,刷新了我们的菜市场的认知!
它是一个室内菜市场,而且不仅仅是菜市场,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综合体“公寓+菜市场”,人们向往的那种下楼就买菜的生活就是这样了。只要你想得到的跟食物有关的任何东西,都有售卖,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天堂。
05 “鸟巢”与“伦敦碗”
通常,奥运会主会场场馆,要花6-7年的时间设计建造,但使用3周后,就形同“无用”。
我们的“鸟巢”,虽然平时经常也会承办大型运动会、演唱会等,但感觉还是里我们的生活太远,感觉就是一个“景点”。至少我去北京的时候,就是想去见它一面和它拍张照。在它的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在运动(可能是因为我去的期间是春节期间)。没看到一种“奥运后效应”。
而“伦敦碗”在选址和设计时都有考虑:奥运结束后,这个会场如何能给这个地方的居民利用起来?
所以,在当初设计建造时就确定包括“伦敦碗”在内的几个奥运场馆,在奥运结束后,是可以拆解,改造成“社区体育场所”。
现在的伦敦奥运的游泳馆,已被拆解成3个游泳池,供当地居民使用。(信息由讲者提供)而且周边绿化建设都已完善,相当于又将一块地利用起来,造福市民。
“鸟巢”更多的是一个建筑艺术品,而“伦敦碗”更多是功能上的,但它也有自己的美,是实用的美,永续性的美!
说完案例,总结下:
好创意、好设计是如何出现的?
1.来自生活
2.回归文化
3.美学启发
4.项目永续
……
最近福州开了几家“超级物种”,我特别喜欢有事没事地去溜溜。
“超级物种”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超市升级成“美食工坊”。
在这里,我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美食、美物、美人(生机勃勃的年轻员工)。
好的创意来自生活。
好的创意也会催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让设计回归我们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