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淡淡,像火一样热情,像水一样温柔的少女。
喜欢人,也喜欢故事。能禁语关机进山禅修,也爱跳舞喝酒,在拉美大地和各种国家的伙伴一起工作,也在独角兽公司洒过热血,看过无数次凌晨四点的香港依然还是喜欢。
我相信,一个人越向内生长,才会有更大的力量向外生长。
维持定期复盘的习惯三年多,针对全国上百所高校学生的复盘培训,同时将复盘带入职业规划课程和项目中,近千名学生在复盘过程中了解自己,发掘自身优势。也运营了近半年自己的复盘工作坊。
关于复盘系列的文章会陆续更新,介绍复盘的概念和方法,分享实践中的故事。也期待收到你们关于复盘的反馈和分享。
我忘了我是从什么确切时间开始给自己做复盘的,但有过那么几个时刻,像有把锋利的刀,我和过去的自己被切开了,对于世界,人生,感情有了全新的看法。
复盘是个烧脑甚至痛苦的过程,需要一遍遍不停地追问,叩开心房挖出心底的真话。但认真完成复盘之后,全身是仿佛打通关节的通畅,思维清晰又自由,做起事情来动力十足,比起以前的自己,整个人都敏锐又愉悦。
就因为这份惬意和自如,我愿意反复进行这个过程。
听见越来越多的人在主张“保持自我”,可其实自我是什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另外一种人生的可能性?关于自我的问题,需要不停寻找和发现,甚至并不需要勇敢,只需要克服懒惰就可以了。
生活为了克服我们的懒惰,设置许多条框让我们做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小时候是上学,然后是点名签到,现在是上班打卡。
但你有没有想过,做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变得自发地自发地勤奋,懒惰根本不需要被克服,就消失了。
原来对抗惰性的自律,是用在那些不喜欢的事情上的。
很多时候,问题摆在那里,即使不管它,时间也会给我们答案,但管一管,可能你会更快发现真相。
“管一管”说来轻巧,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生活永远处于忙完这一阵,就可以开始忙下一阵的状态里。结束这一件事情,就立刻奔跑着投向下一件,偶尔停下来的五分钟也会突然间恍惚,做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然后转眼就又被其他事情吸去了注意力,“为什么做这件事”这种看起来玄乎不可莫测的问题,最后大多又是被搁置一边的。
但往往,你一直困惑的事情,你最想要的答案,都藏在这些“玄乎不可莫测”的问题里。它需要时间和契机,去被认真思考,然后得出回答。
这个契机没有deadline,没有急迫,但它无比重要,它是战略上的勤奋。
这个契机,就是复盘。
那,要思考什么?又要回答什么?
随意想一件最近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在整件事情里,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你的预期和现实是不是有些差距?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哪些事情没有你不会发生?
去找到那些“没有你就不会发生”的事情,那些就算辛苦也想要坚持的理由; 去拿到那些你想要的反馈、你想要的评价,了解别人眼中的你和真实的你到底有什么不同;去判断你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真的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执中在小学问里有一段讲到,要找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原因,要反复不停的追问三次“为什么”,甚至还要更多次数,那个真正的理由才会被挖掘出来。
在了解自己这件事情上,我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抓住每次机会,每个经历,反复重回复现,为什么做出这个反应,为什么说出这句话,喜欢吗?哪里可以做更好一点?这个过程一点也不容易,时常自问自答,有时候自己把自己问住了,也说不出想要的答案来。
带着答案往前跑,慢慢就会得到答案,或是丢掉不重要的问题。
有次做工作坊,有个姑娘明明有话要说的样子,手举起来却又立刻放下了,之后问她为什么
——我很害怕上台演讲,对着一大群人说话的那种,总觉得自己做不好
——害怕什么呢?
——因为我怕我做不好,讲错话
——讲错话没做好会怎样?
——大家都觉得我很烂,能力很差
——那现在如果真的上去讲,讲很烂,大家觉得你很差,你怎么办?
——那...就找机会再练呗,反正没有比这次更烂的经历了。
说完她好像也明白了什么,轻松地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笑容。
前几天和我们项目的PA(Program Associate)一起做复盘
——我不说笑大闹,因为我希望在学员眼里我是严肃的,专业的
——为什么?
——因为希望他们也严肃认真的对待这次项目,遵守规则,知道把控时间,而我常常很欢脱,我怕保持这样的状态他们也会不认真。
如果希望他们遵守规则,那么在说明和执行规则的时候要把严肃专业的那个你自己放出来,其他时间你依然可以欢脱地做自己。PA的严肃认真会影响到学员没错,却也不是必然条件。仪式感,或者适当的奖惩措施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结果。
常常听到学员说起以后的打算,想要出国读书,当下又面临一个心仪公司的offer,犹豫不决。
——为什么想出国读书?
——申请到很厉害的学校,回来找工作更好,也可以看看世界
——所以出国读研更重要的是看外面的世界还是找到心仪的工作?
——找到心仪的工作
你看,其实很多事情你也清楚答案,只不过身陷其中,常常模糊了答案。而复盘,是那个短小的暂停键,跳出来看一看,你会找到答案。
你是你的问题,也是你的答案。
很多人在河边走,前面出现了一座桥,他们就走到桥上过了河,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如果停下来想想,原来你脑海里那些“我只有这样做,才会...”的念头,不过是你绑住自己的绳子。想要别人觉得你是个厉害的人,才不是一直表现自己厉害的一面,而是用心投入百分之二百去做好一件事;想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才不是跑去找各种热门职业、热门公司,而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究竟适合做什么工作。
明明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听过只是过了脑,没有过心。
复盘,就是叩击心灵。不止要叩击,更要把它叩开,看到真正的自己。
叩击心灵,听起来是个有点痛的词。
人是最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动物,因为会羞耻、会反复,会害怕见到自己并非设想的那个样子,可这从来不是你拒绝认识自己的理由。
经历不是财富,对经历的反思和内化才是财富。
学习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向外界学和向自己学,外界就是书本、老师等等,这一部分看似占据了很多时间,实际只是30%,而70%是向自己学习。向自己学习的关键,就是复盘。
你觉得“复盘”这个词很陌生,但当考试分数不理想的时候,你会回想自己到底怎么一步步做出个错的答案;面试结束的时候,你会懊恼地发现有个问题没答好,下次再遇到一定能说出更好的答案;和同事老板聊天时,看到他们神色不对,你就会想是不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炒股的人,每天会对当天的交易情况和大盘走势进行复盘,分析走势的原因;销售部门的重中之重,就是每个月份或是季度核对是否到达预计的销售额,复制成功的销售方式,吸收失败的经验。
做完一场活动,大家都会习惯性地围成圈去聊聊成功和失败的地方,一起好好吃顿饭;每年年终,大多数人都很有仪式感的做个年终总结或是新年计划。
我们一直都在做复盘。
无论是某个瞬间在脑中的反思,还是认真坐下讨论总结成一篇完整的复盘文章。
你的每个细微的进步、调整,都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行动开始注意、反思,开始深入自己的心,去找到了解自己、正确把握自己的钥匙。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自然而然想起另一个词,更常见的词,总结。
复盘是结构化的总结,也是学习导向的总结。
复盘是Moving on,总结是Letting go
复盘和总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复盘通常更适合两个人或以上一起进行。(打个小广告,我的八月复盘工作坊就在这周六哟,阅读原文可以报名)
透过另一种角度看到世界,就是另一个样子。了解不同人对待同一件事物的认知,就拓展了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就像是做一顿饭这样简单的事情,你也会明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或者像我更在意营养搭配的平衡,而他重视的是餐具的摆盘美观。
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从别人话里认可自己,你身上的好品质从来不是理所当然,而是你认真用心成就自己的结果。
中国最早提出复盘概念的,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他在看《曾国藩》时,注意到曾国藩有个习惯,做完一件大事之后,点一炷香,把整个过程细细地想一遍。他觉得这个方法和自己的做事方法很符合,于是在01年在联想内部提出了“复盘”的概念,也在09年经济危机之后,利用复盘的方法,成功实现扭亏。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军队开始使用复盘(他们称为AAR-after action review)建立起这个军队运作体系,在执行力、领导力和作战能力得到多年持续提升。
万达、阿里、联邦快递等世界知名公司,都有在运用复盘的进行企业管理。许多互联网产品经理也会定期进行复盘,前两天就看到过一篇构思非常缜密的小活动复盘文章。
复盘,最早是围棋上的术语,是下完一盘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下得不好,检查这一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围棋的高手之所以为高手,不是因为下过千万盘棋,而是因为每次博弈结束后都会复盘的习惯。
简单来说,复盘就是把过去的经验有效的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复盘,是面对自己。
是叩击心里,更是叩开心灵。
是让我们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的最佳途径。
以上就是复盘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啦,之后还会陆续出关于复盘方法和技巧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下面有二维码),也欢迎打赏哈哈
复盘是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很希望文章对你有些启发,也欢迎你分享你和复盘的故事留言给我,一定会回复你哒
本文资料参考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邱少良;
《你到底是过自己的人生,还是老板的人生。》丁丁张;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陈中;
感谢潇潇,流萤,奶奶,爽哥,嘉慧等,特别感谢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