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乔布斯,你接的住吗?

前一段时间,我托一个朋友帮我介绍男朋友,毕竟生活圈子小,遇见没女友的也少。今天他问我,找男朋友有什么要求?一瞬间我愣住了,因为我也不知道,然后就回答了一个浅薄的说法,看眼缘。

挂了电话之后,又回想起他的提问,要个什么样的?长得帅的?很好,但好像不是必须的。有钱的?挺充分,但好像还有更重要的。对我好吗?好像还有更重要的,那是什么呢?

给你一个乔布斯,你接的住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坦率地说,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这个更重要的什么?是忽略的,看不到的。于是我就去找答案,或者说留心这方面的信息。

然后我就在得到上看到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罗胖今天上线的《知识就是力量》。刚把全部看完,觉得都非常精彩,超越了我的预期。

首先是产品思维,这一篇的核心内容就是怎样有框架地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合适的判断,这个是个关键。这里的框架是一个套路,就是一个模版,把这个人拿进去,从头到尾核对一下,就知道合不合适了。

如果你喜欢帅的或有钱的,就容易被这个点牵制住,忽略一些其他的重要信息,会产生盲点和一叶障目的效果。所以需要这个框架。

这个框架总共五层,分别是感知层,就是基本情况,比如高矮胖瘦,有没有口音,会不会穿衣服等等;角色框架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被角色所驯化。比如军人、医生,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需要得体符合社会对这个职业人的预期。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都是很浅层次的,如果想保持一个短期关系,谈个恋爱,了解这些基本足够。但如果准备结婚,保持长期关系,可能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深入的第三层,就是资源结构层,包括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和精神资源等,一个人的经历、阅历。第四和第五合起来了,就是人的能力圈,和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存在感之于人就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一个人如果对于相夫教子的生活满足了,找到了存在感,就不会再去奋斗提升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一个人需要到很多地方、很多人的视线中,得到成绩,才能满足,他就有更大的动力去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想要判断这个人的存在感的边界在哪里,可以关注那些事情会让他愤怒、烦躁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让他产生了情绪,可能接下来触发行为。原因在于他的某些需要没有被满足,这就是他确立存在感的方式。

当我想要结婚,想要投资某个人,和某个人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对自我的存在感是怎样设定和感知的,对于能力圈的建设和发展,和对资源结构的整合。

给你一个乔布斯,你接的住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后梁宁还八卦了一下,乔布斯和他的三个女人,这些资料网上都有,我就不再详细赘述了。最后一个问题,给你个乔布斯,你接的住吗?你要吗?

自我偏执,暴躁易怒,年轻时是标准的渣男。很天才,情商低,但之后拥有很多财富。扪心自问,我接的住吗?我要吗?不知道。

之后看到了罗胖的节目,觉得他说的对,婚姻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和一个合作者,协同进化,互相驯养,建立联系,成为彼此的唯一。至于是不是乔布斯的类型,随缘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你一个乔布斯,你接的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