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一:《那些书》

颜如玉:

            你好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一想这仿佛是除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外从小到大从父母嘴里念出来的另一千古诗句。黄金屋,颜如玉。我想想,黄金屋不过是一些金钱,没有灵魂,没有香气,迷失自我,甚至略带一些腐臭。以至我从小到大对钱财之物既不上心也不追求。美人好,我从小喜欢美人,美人长发飘飘,美人前凸后翘,美人眼睛放光。所以我给你写信,不给黄金屋写。打死我也不给他写。

小时候,我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窃喜我迷惑,我腾云驾雾我翻江倒海,床上床下,翻遍了家里所有书,除了500多页的《新华字典》,我没在其他的书籍里看到你的名字。我骂爹骗人,我不理他我不吃饭,我见不到美人我不睡觉。

我时常困惑。我知道宇宙洪荒,皆由万事万物组成。“格物”之理,有物才能格。怎么格?格什么物?却总是困扰我,怎样与家人相处?怎样与朋友相处?怎样才能不被这个这个社会所淘汰?怎样才能到了中年没有大肚腩?……我很困惑,我希望能从你那里寻找一些明理,寻找一些慰藉。所以我找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我时常讲古书不可读,年轻人读古书容易少年老沉,容易没情调。但当我一段时间不读古书,却又发觉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样过生活,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也全部不知道。所以我想我应该学文正公“一日不读《史》便觉得是大不孝”。《曾国藩家书》是我床头书中的一本,纸书读了两遍,接近两百封家信。文正公为官在京,通过书信关心父母,教导兄弟,帮助乡邻。平日里大事繁身,也心系家里,让后人可佩可敬。看过几本书信的书籍后,还是觉得《曾国藩家书》是最值得学习的。我想,如果有一天家里的兄弟姊妹因为情场失意要看书解闷的话,我一定只推荐《曾国藩家书》。

我时常孤独。除了在家和家人聚在一起,在外和老哥们聚在一起的其他时间,我无时无刻不觉得孤独。时常想我的孤独,应该是一个人的狂欢,没有任何其他事物和人物的干扰,想干什么就什么。一段时间后,孤独感加重。中文书少读,我还是打开你,我找来冯唐,找来王小波,找来余华,我们共坐一桌,我们开一瓶大酒,我们不说话,我们看着谁都想笑,我们喝完一杯又一杯,一瓶完了,他们走了,孤独感没了。冯唐的“北京三部曲”,王小波的《红弗夜奔》《万寿寺》,余华的《活着》《我们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青春,有人性,有社会,有生活,有高雅的,有低俗的,有经历过的,有没经历过的,有即将会经历的,有永远不会经历的。一些场景一些片段读过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人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永远不会感到孤独。

我时常窃喜。我用了微不足道的一顿饭钱就买到了一位作家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作品。所以我窃喜我侥幸我感到惭愧。外国书多读,一个作家用一本书介绍了自己国家如何落后,如何发达,如何衰落,如何崛起,如何光明,如何黑暗。又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去冲破这牢笼,去将这一切写进书里。村上春树是我最爱的非本国作家,不仅仅爱他的文字,更爱他的精神,他每日跑步十公里一日不停息。外国小说中我最爱日本小说,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挪威的森林》,川端康成《雪国》,夏日漱石《我是猫》……都是曾让我感到能窃喜的书籍,因为这些书我开始去了解这个国家,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美国作家本应更多读,却没有读过几本,实属惭愧。希望明年再窃喜再侥幸,再用几顿饭钱就能读到这些伟大作家的著作。

十年后,我爸没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了。我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能在任何地方找到你,你让我不困惑,不孤独,不落魄。让我能感到前路应该是有一道光,应该是有一群人,正摆好大酒大肉,等着我畅饮,等着我严欢。

                                                            追求者:王宝锐

                                                            2017年12月1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