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公司里不愿发表意见的时候,跳槽吧!还等什么!

最近看到《哈佛商业评论》微信公众号里发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个企业的最大危机,就是员工都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英文原版地址点这里),深有感触。我目前所在的公司就是这样,大部分员工都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这是一家贸易型合资公司,中方前身是一家私企,外方是欧洲的一个家族企业。尽管控股权归外方所有,但实际的运营则由中方负责。外方在全球有多家合资公司,其中一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合作方式:自己控股,对方运营。重要的管理岗位上,总经理(General Manager)由中方来担任,外方只派一个finance controlling人员。

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合资公司本身管理就比较复杂,企业的文化很难同任何一方保持一致。而这种合资运营方式,让企业文化更偏向于中方,导致了我所在的公司里,大多数人保持沉默。很多新员工刚入职的时候斗志昂扬,不出三个月就学会了闭嘴。

原因集中在HBR文章中提到的几个方面:

战略性失误

计划或流程存在问题,导致员工不愿表达。如果领导层没有与专家讨论,或是不理会员工的态度,问题可能会恶化。

实际上公司并不存在真正的战略。以市场部为例,没有通常外企里能见到的objective,strategy,tactics,plan。因而所有事情基本都是临时起意,临时决定,临时执行。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合理,不能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好的结果。同时,员工也是疲于奔命,可能在一两天能要完成需要一个月的工作,质量当然无法保证。

挑剔的同事

很多人都不敢直面那些粗鲁强硬、既充满戒备心又不尊重别人的同事。面对欺凌、骚扰、不公平的指责以及背后中伤等,大多数人往往隐瞒信息、不愿意指出和反馈。

坦白讲,除了管理层之外这样的同事并不太多。但是这样的事情依然存在,曾经有个做很资深的技术支持,经验丰富,对产品也非常熟悉。但是大多数人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并不会联系她,反而会去联系其他资历较浅的同事。而当管理层动辄破口大骂,毫无理由地指责员工,侮辱人格时,表面上领导的意志力得到执行,而实际上执行效果却差得远。当一个人无法有效的进行沟通,尤其是在低位不平等的时候,大多数人也只能保持沉默,避免自己反复受到欺凌。

强势型老板

公司领导全盘掌控,利用职权推进进程,无法公开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这点在内资企业相当常见。很多公司领导或者部门领导,自认为在各方面都是专家,从不听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所有决定都是一言堂。长此以往,没有员工会再表明自己的看法,反而会在领导发言之后随声附和。

管理层混乱

管理者没有对员工的工作职责、规范等进行清晰界定。如果不能创造自由包容的表达环境,员工就会觉得开口有风险。

一个成熟的公司,必定对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有着清楚的界限。很不幸,我所在的合资公司在这方面也做得相当不好。管理者自己并没有职责划分的意识,经常向A询问B的某项工作进程,而A并不了解。而因为没有战略计划,所以工作常常是今天觉得该归A做,明天觉得还是B做吧,后天又觉得C也可以。

可能很多内资公司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个人经验上来讲,如果无法适应这样的文化,那大概只能考虑两种办法:

一,盼望企业文化发生改变。

二,跳槽。

目前看来似乎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所在的公司的离职率已高达40%。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在公司里不愿发表意见的时候,跳槽吧!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