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传播的魅力(上)

传播学概论——传播的魅力(上)_第1张图片

      最近我拜读了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这位传播学之父对传播学这门学科深入详细的讲解和梳理,让我对有了比课堂上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我这样的传播学初学者来说十分有意义。

      这本《传播学概论》不像其他理论书一样学术气息很浓,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来讲述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语言风格也比较轻松自如,让我看来并无枯燥之感,反而饶有兴味

      施拉姆在书中对传播学进行了概述,在他看来传播学是一种关系。传播需要站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看。

      施拉姆在书中对各大传播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评析,其中他重点批评了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

     “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而在施拉姆看来大量的信息是直接从传播媒介流向媒介使用者而无须通过中介的。我认为在如今信息社会确实如此,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很多,而且十分便捷,除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还有数量众多的新媒体平台能够给人们提供信息。施拉姆还认为认为”舆论界的领导人“即舆论领袖虽然比一般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但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不一定保持积极的态度,不一定愿意传播自己获知的信息。因此施拉姆认为传播的环节不一定是“两级”,而有可能是“多级”,这个信息传播的链条可能会很长,而真正的起点何在谁也弄不清楚。在我看来舆论领袖有两种:一种是代表了权威,一种则是代表了大众。代表权威的舆论领袖为了维护权威机构的利益,不一定会将所有事实真相告知普通大众,这样就并不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而作为大众话语权代表的舆论领袖,他所传递的不一定是直接的新闻之类的信息本身,更多是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以及对信息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另外两级传播往往更适用于了解情况和做出决断的阶段,而不是在它之前或以后的阶段。施拉姆借此说明两级传播是不能涵盖整个传播过程的,而只是在了解事实真相和做决断的时候更使用,即为了更加接近事实真相,需要了解更多内幕或者借此做出行动时。最后由于舆论领袖这个角色是不断变化的,有可能是社会公众人物,也有可能是一些喜爱传播信息的市井小民,因此施拉姆认为舆论领袖这种角色的设置太过于单一,并不能覆盖所有的信息掌握者。

       我比较赞同施拉姆的观点,当今世界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主要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可如今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公众除了大众媒介,还能从小众化媒介、自媒体等处获取信息,信息流通呈现多对多的网状形式,媒介环境更加复杂,不应该再是两级传播,而是如施拉姆所说“信息和概念在整个社会上川流不息”的多级传播。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后面施拉姆还阐述了大众媒介产生后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大众传媒的潜在效果,同时他也在本书最后对基于新技术发展的未来的信息革命进行了预测。我还没有看完,之后会继续撰写《传播学概论》的读书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播学概论——传播的魅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