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有感(一)


    破茧成蝶是一本比较适合自己的交互的书籍,究其原因,我觉得可以按照如下思考:
    
    1. 这本书面对的人群是什么
    2. 这些人群对这类书籍有什么样的需求
    3. 书中是通过什么方式去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1.对象: 
这本书的名称中的破茧成蝶、成长之路这两个词就告诉了我们,这是一本面对:

(1)还没入门的,0基础的渴望成为这个职业中的一员的人
(2)已经入门的,有些许经验的“交互设计师”
(3)想了解这个职业工作流程的人:与职业相关的产品、设计、工程师等;与职业不相关
的其他职业者

我自己是一个已经工作一年的产品助理,在工作中主要承担的是流程设计、页面规划的工
作,因此我可以把自己归为第一和第二类人群。

2. 需求:
(1)人群:
    他们希望了解交互设计师是什么,他们如何工作,为什么公司需要交互设计师
    ,价值是什么,以及怎么做如何成为交互设计师。
    
(2)人群:
    他们的经验往往已经走完了交互设计师工作的基本流程,需要系统化的梳理自
    己的知识、工作体系,希望从不同的人的经验上去判断自己是否走在一条正确的轨道
    中,检验自己工作的不足;以及需要从实践联系到理论的过渡
    
(3)人群:相关职业:希望从书中了解交互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流程,结合自己职位
    的性质,以便更好的沟通;不相关职业:了解不一样人的工作方式,有目的或无目的
    的增长自己的见识。

3.方式:
这本书的脉络:职业介绍——工作流程——提升方式,
(1)人群:
    脉络恰恰符合了该人群的需求以及思考方式,从介绍到如何实现有清晰的流程
    
(2)人群:
    关注的点应该在后两部分,书中通过事例的方式,增加了这类人群的带入感,
    在很快找到自己关注的重点的同时,快速理解。
    
(3)人群:
    关注点在第一部分,通过细节描述而不是名词堆积,让人很快可以理解工作的
    内容。

这也是我思考一本书是否符合自己,值得阅读的一个方式,我是书所面对的人群,并且我
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且是很有针对性的满足所以这是一本适合我的书。
以上过程都在脑海里完成,现只是想作为文本呈现。
职业介绍:

艺术是感性的,而设计是相对理性,精密的。艺术所表达的是创作者的个人意识,而设计是为了解决用户具体的问题。

所谓的设计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之后,对思路的一种整理,而不是应该随心所欲的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准确的说,应该是交互设计师应该是从理性到感性的一个过程,只有理性的分析,解决了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后,才应该去追求感性的设计。可以这么说感性只是锦上添花,理性才能决定成败。

用户体验设计的特征:理性—>感性;提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让用户思考;趣味横生。

可以认为,对于一个流程来说是某一类人群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所以必须考虑用户的类别、使用场景等因素,在我的经验当中,很多时候在设计流程的时候会忽略某个需求是,用户在某种场景下才产生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考虑到使用场景的特殊性,做出了一个很平庸、复杂的流程。

在与之前的一个设计的沟通过程当中,视觉设计师极致的追求极简风格,某些按钮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用户的困扰,设计师一直的理由是:第一次不会用没关系,尝试点一下就会使用了, 当时作为产品没有坚持交互稿中的文字说明,并且认为在页面没有其他按钮的情况下用户应该会知道如何使用,如今看来,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决定:

  • 作为一个工具产品本身是为了提高效率而设计的,而我们却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当中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产品的功能,本身就有悖我们产品的目标
  • 数据证明,很多用户在这个页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之后会离开而不是进行到下一步。

所以:尽量不要让用户去思考,去学习,在学习和放弃之间,它们很容易选择放弃。

趣味横生?这只是一个加分项,我们在项目中本来想给枯燥的编辑过程增加一点趣味性,选择在设计的时候增加了一个吉祥物,但是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我们还是忽略了用户正真的需求,所有的这些超预期的设置,事实证明可以在功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给用户一个惊喜,而不是用它去替代功能的不足。

用户体验的精益之道:思考;了解人;理性的思路;亲身体验;用户反馈;了解优秀的作品

  1. 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一周后分析问题的思路还是和一周前的一模一样,一点改变都没有;有时候觉得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事情;有时候面对一个问题,别人分析的时候总能分析到你没有想到的一面,想想就是没有仔细去观察,仔细去思考事情
  2. 很多时候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好或者坏,喜欢或者不喜欢,更多的是凭感觉,这就是感性,所以有些行为我们会认为是那个人自己的特点,他喜欢这么做,其实不然,世界之大,这些行为可能是具有这些特点的人的共性,当我们仔细去思考这类性格或者具有这类特点的人所做的行为习惯,这将对之后与人打交道,了解它们行为的出发点有很大帮助,也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做出符合它们预期的行为或者产品。
  3. 环境往往很快,而且很容易对一个人造成影响,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最不希望的就是埋头苦干,一个人可以去做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眼界不能小,必须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趋势在哪里,也许没有天赋,起码能向优秀的作品靠近。

工作流程:
《破茧成蝶》有感(一)_第1张图片
需求分析结构

细节是锦上添花,无法决定成败,让我想到了“产品宿命论”:一款产品的命运,在你发布的时候几乎就已经预定好了,只是你当时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到三年,都只是慢慢去接受既定的结果。

因此,我觉得用户调研以及市场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我这一年以来最无奈的地方,项目中从2.0到3.0的迭代过程中,实际上相当于重新做了一款产品,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几乎没有做用户调研。

这是一款面对初级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编辑工具,仔细回顾一下,我们的需求来自于:

  1. 老大的经验(投资人,有投资经验)
  2. 脑暴,公司的同事假设自己创业
  3. PM去孵化器拜访的几个创业者

因此,我们在需求把控的方面其实做的不是很好,也许老大十几年的投资人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从商业计划书的接收方给出很多的指导,但是初级创业者本身具有的一些特征不是尚未创业的人可以模拟出来的,好在,PM曾经是一个创业者,可以站在创业的角度给出经验,但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不能代表全部的用户,因此我们疏忽在了:

  1. 没有对产品真正的使用人群进行调研
  2. 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使用的方式不对,问的问题过多采用引导性的提问,得到一些比较表面的需求。
  3. 竞品分析流于表面,没有考虑深层次的原因(间接导致了几个版本的修改)

在有差不多一个月的版本规划期,我们理解到用户希望拥有一个可以给它们提供思路,并且可以进行计划书编辑的工具,但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假若我们可以多花几天时间去思考:

  1. 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假如:
    • 年龄在25~40岁之间(对引导具有耐心,可以提供产品的使用引导文案)
    • 互联网创业者居多(对互联网产品接受程度高,设计上可以简化一些已经完成用户教育的手势、图标)
  2. 用户的使用场景,假如:
    • 用户一般在晚上进行编辑(提供护眼模式,温馨提示等)
    • 用户一般在PC上进行修改,APP对文字进行修改和预览发送(强化PC的编辑功能,APP着重跟进修改文字的排版功能以及分享功能)
    • 用户的计划书有不同的用途,路演、投递、评选(针对不同的目的给予不同的引导)
  3. 用户的使用习惯:假如:
    • 了解计划书的结构—查阅数据—内容填充—排版(那么是否可以作为一个类似hao123这样的入口网站,提供行业资讯、结构梳理类的网站集合供用户便捷使用)
  4. 竞品分析:假如:
    • 一个编辑器具有图片滤镜功能(竞品是一款图片分享编辑器,那么在自己的用户的编辑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提供类似的功能,会不会提供符合模板的系列元素是一种更好的办法,又或者通过相似性引导解决排版问题?)

我觉得如果多花时间去考虑一些这些问题,也许可以能设计出一款更贴近用户,更懂它们的编辑器,工具不在于功能的大而全,在于特定人群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也许这就是axure强压之下,墨刀、mockplus依然起飞;photoshop凌霸之下,美图得已崛起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茧成蝶》有感(一))